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

考试总分:4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合理渲泄[3分]
  • 2. 角色理论[3分]
  • 3. 内化[3分]
  • 4. 思维定势[3分]
  • 5. 现场直播中主持人的应变能力有什么意义?[5分]
  • 6. 新闻敏感有什么样的思维特点?[5分]
  • 7. 请就新闻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的心理互动谈谈你的看法。[7分]
  • 8. 联系实际论述新闻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意义。[7分]
  • 9. 兴趣[3分]
  • 10. 意志是怎样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起强化作用的?[5分]
  • 11. 简述移情在角色互换中的作用。[5分]
  • 12. 理论驱动归纳与材料驱动归纳关系怎样?[5分]
  • 13. 分析自己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点、长处与不足,并提出如何在新闻活动中扬长避短。[11分]
  • 14. 新闻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表现出的()[1分]

    A感官敏感化现象

    B感觉、知觉、记忆技能

    C判断、分析、预见能力

    D思维敏感化现象

  • 15. 传播者企图用耸人听闻的信息去改变受众的态度被称为()[1分]

    A强势态度

    B唤起恐惧

    C心理势差

    D预防灌输

  • 16. 美国军方向士兵进行对日战争艰苦性的宣传时,既肯定今后对日战争艰苦的一面,又叙述了日军的不利因素,这传播属于一种()[1分]

    A预防灌输

    B双面论证

    C全面论证

    D唤起恐惧

  • 17. 记者提供的稿件在新闻编辑头脑中的反映称为()[1分]

    A新闻工作者心理

    B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

    C新闻编辑心理

    D记者心理

  • 18.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引起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客体主要来自()[1分]

    A客观世界

    B新闻记者

    C媒介世界

    D他人态度

  • 19. 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发发现万有引力,这体现了思维的()[1分]

    A顿悟性

    B直观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 20. 留心采访对象在外貌上的一些特征有助于记者认识他的()[1分]

    A能力

    B态度

    C风度

    D性格

  • 21. 个人对待外界(包括人、事和物)较为稳固的内在心理倾向叫()[1分]

    A个性

    B态度

    C认知

    D气质

  • 22. 某企业在做自我宣传时,引用了他人的话来表扬自己的优点,在这里传播者是利用了()[1分]

    A喜爱性因素

    B权威性因素

    C可信性因素

    D睡眠者效应

  • 23. 虽然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不同的记者和编辑来说他们在采写、编辑的过程中各自都带有明显的()[1分]

    A职业特点

    B年龄特点

    C个性特点

    D气质特点

  • 24. 人的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它是一个完整的()[1分]

    A身体系统

    B精神系统

    C身心系统

    D心理系统

  • 25. 在新闻传播中,传播者的心理活动是把新闻事实转化为报道的()[1分]

    A认知因素

    B主观因素

    C中介因素

    D客观因素

  • 26. 某一个被采访者一直很想当记者,所以在见到记者后格外热情,这中间发挥作用是人际间的()[1分]

    A第一印象律

    B时空接近律

    C强迫吸引律

    D互补吸引律

  • 27. 新闻通过暗示起作用的手段很多,不属于这种手段的是()[1分]

    A版面编排

    B文字

    C画面

    D结论引出

  • 28. 受众态度的改变有两个方面,一是方向上的改变,一是程度上的改变,两者关系正确的是()[1分]

    A程度的改变以方向的改变为基础

    B方向的改变是程度的改变的前提条件

    C方向的改变包括着最大程度的改变

    D程度的改变不总是朝着某一方向的改变

  • 29. 新闻工作者实现其角色期望的关键主要在于自己的()[1分]

    A同事帮助

    B实践经验

    C理论水平

    D外界环境

  • 30. 记者写作中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是对新闻素材()[1分]

    A选择和提炼

    B杂取和合成

    C选择和加工

    D制造和加工

  • 31. 2001年夏天,新闻媒介公布了远华特大走私集团的罪行,令广大受众十分震惊,这种心理与态度的刺激是()[1分]

    A媒介形式

    B新闻传者意图

    C传播内容

    D传播形式

  • 32. 满足受众操纵媒介当一回传播者的心理需要,其选择的传播媒介是()[1分]

    A电视

    B收音机

    C报纸

    D互联网

  • 33. 受众面对多种多样的媒介信息只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需要内容,这是一种()[1分]

    A选择性的了解

    B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评价

  • 34. 按着安德列耶娃的观点,实验室群体属于()[1分]

    A自然群体

    B假设群体

    C大群体

    D现实群体

  • 35. 在新闻传播中,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角色是双重性的,即()[1分]

    A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B自我与受众的统一

    C全体身份与媒介代表

    D个人与组织的一致

  • 36. 有的观众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认为它在舆论监督方面胆子大,创意好;也有观众不太喜欢,认为它过于严肃、沉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受众态度的()[1分]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 37. 传播者阐明自己的观点时,还列举了反对方可能会采用的论点,并一一加以批驳,这属于对受众进行一种()[1分]

    A信息重复

    B唤起恐惧

    C选择性的注意

    D心理免疫

  • 38. 在思考、探索以前不存在的东西时,记者的思维方向是()[1分]

    A直线式

    B辐射式

    C圆环式

    D曲线式

  • 39. 新闻媒介是大众传播的主体,其受众包括有()[2分]

    A电视观众

    B网民

    C报纸读者

    D广播听众

    E消费者

  • 40. 研究新闻传播内容对受众心理影响的提法有()[2分]

    A有效果

    B无效果

    C正向效果

    D负向效果

    E积极效果

  • 41. 目前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对受众态度的构成要素持一种“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的部分组成是()[2分]

    A认知

    B情感

    C理智

    D行为倾向

    E思维倾向

  • 42. 新闻写作的意图是指()[2分]

    A作品的线索

    B作品的内容与范围

    C记者头脑里酝酿的写作计划

    D作品内容定位

    E作品表现的主题

  • 43. 新闻敏感中的顿悟是()[2分]

    A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B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的收获

    C全凭运气,无法把握

    D天才特有的思维现象

    E对认识的总体性突破或局部的环节性突破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