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1年10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B卷

考试总分:3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浙江省2001年10月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B卷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从文学的审美特性看,语言是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7分]
  • 2. 文学的电子传播的特征。[6分]
  • 3. 文学创作中对于语言的运用有哪些具体要求?[6分]
  • 4. 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区别。[12分]
  • 5. 根据你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请区别文学与科学文化。[12分]
  • 6. 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意境可以区分为和。[每空1分]
  • 7. 隐含的作者是在叙述者背后使叙述者和他的得以存在的。[每空1分]
  • 8. 审美心理结构[3分]
  • 9. 语音层面[3分]
  • 10. 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是。[每空1分]
  • 11. 在抒情作品的创作中,抒情的途径一般有:一、;二、。[每空1分]
  • 12. 文学思潮[3分]
  • 13. 艺术想象就是艺术直觉。[7分]
  • 14. 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每空1分]
  • 15.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的阅读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二是;三是。[每空1分]
  • 16. 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先锋小说家的无体裁写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其二是。[每空1分]
  • 17. 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理论家曾把文化阅读区分为和。[每空1分]
  • 18.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认为作品由、意义层、和中的“世界”层等四个层次构成。[每空1分]
  • 19. 文本只有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经过读者的体验,并与作者构成时,才能被称为美学对象。[每空1分]
  • 20. 文学典型[3分]
  • 21. 原型意象[3分]
  • 22. 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我们可以将创作动机区分为()[1分]

    A主导动机

    B积极动机

    C非主导动机

    D消极动机

    E以上四项均对

  • 23. 后现代主义作品中最突出体现新观念的特征的是文本的()[1分]

    A拼贴

    B拼接

    C杂陈

    D并置

    E排列

  • 24. 以下属于审美的是()[1分]

    A审丑

    B审崇高

    C审卑下

    D审悲

    E审喜

  • 25. 一定的政治体制与政治观点及其变化,对文学的重要影响体现在()[1分]

    A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影响文学的方向和性质

    B统治阶级的政策制度以及个人好恶,影响文学的内容与风格

    C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影响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D不同时期的政治,影响文学的内容与风格

    E统治阶级的政策制度以及个人好恶,影响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 26. 在第三人称叙述中,由于叙述者的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这种叙述又被称作()[1分]

    A游移焦点叙述

    B多焦点叙述

    C无焦点叙述

    D反焦点叙述

  • 27.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之所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于()[1分]

    A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

    B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

    C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

    D典型环境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E典型人物对环境具有反作用

  • 28. 以下关于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1分]

    A情绪主要源于人的生理性需要,情感则主要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

    B情绪产生在情感之前

    C情绪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情感不仅有情境性而且有稳定性

    D情绪与情感相互依赖

    E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 29. 现代数码成像技术比古老的神话更善于制造的是()[1分]

    A虚拟现实

    B生活真实

    C悲剧效果

    D喜剧效果

  • 30. 直接运用巫术说来解释史前艺术的理论家是()[1分]

    A爱德华•泰勒

    B弗雷泽

    C苏珊•朗格

    D萨洛蒙•赖纳许

  • 31. 文学文本区别于一般文本的独特之处在于()[1分]

    A文学文本具有内指性

    B文学文本总是指一种实际语言形态

    C文学文本建构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D文学文本往往要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

    E文学文本总是被创造出来供读者阅读和接受的

  • 32. 文学的文化意义包括()[1分]

    A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境遇

    B文学可以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C文学可以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D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状况

    E文学可以憧憬人类的未来

  • 33. 提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是()[1分]

    A陆机

    B刘勰

    C叶燮

    D严羽

  • 34. 作家创作活动的动力是()[1分]

    A表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情感积累

    D生活阅历

  • 35. 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有()[1分]

    A杰姆逊

    B休姆

    C理查兹

    D兰索姆

    E热奈特

  • 36.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1分]

    A内指性

    B音乐性

    C陌生化

    D本色化

    E表现性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