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09年1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个案调查[3分]
  • 2. 犯罪预防[3分]
  • 3. 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义。[5分]
  • 4. 试论述犯罪预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12分]
  • 5. 犯罪消长律[3分]
  • 6. 犯罪被害人[3分]
  • 7. 简述年龄与犯罪的关系。[5分]
  • 8. 简述季节与犯罪的关系。[5分]
  • 9. 简述改革开放后犯罪类型结构的特点。[5分]
  • 10. 犯罪条件[3分]
  • 11. 犯罪预测[3分]
  • 12. 试论述不同类型的家庭状况对犯罪的影响。[10分]
  • 13. 犯罪的产生与国家、法律紧密相连,表明了犯罪具有()[1分]

    A社会性

    B稳定性

    C阶级性

    D普遍性

  • 14. 挫折攻击论认为挫折攻击是一种()[1分]

    A正常性反应

    B侵犯性反映

    C异常性反应

    D变态性反应

  • 15. 改变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主张是()[1分]

    A罪前预防

    B罪中预防

    C罪后预防

    D罪中和罪后预防

  • 16. 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学的标志之一是它()[1分]

    A研究各种社会动态

    B侧重研究犯罪现象

    C侧重研究社会发展规律

    D侧重研究越轨行为

  • 17. 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1分]

    A性别

    B犯罪类型

    C再犯的可能性

    D文化程度

  • 18. 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的发生有()[1分]

    A直接关系的因素

    B排他关系原因素

    C间接关系的因素

    D必然关系的因素

  • 19. 研究者通过收集、考察文件,从中取得资料用于研究犯罪现象的方法被称作()[1分]

    A文献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 20. 个体犯罪的可能性取决于内外两个控制系统的强度同犯罪诱因之间的()[1分]

    A力量等同关系

    B力量平行关系

    C力量对比关系

    D力量对等关系

  • 21. 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1分]

    A高技术犯罪

    B暴力犯罪

    C经济犯罪

    D有组织犯罪

  • 22. 被犯罪分子运用而作用于犯罪对象的一切物品和媒介被称为()[1分]

    A犯罪条件

    B犯罪空间

    C犯罪工具

    D犯罪时间

  • 23. 依据被害人自身是否具有某种被害性的因素,将被害人分为机会被害人与()[1分]

    A既然被害人

    B潜在被害人

    C复合被害人

    D状态性被害人

  • 24. 依据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和()[1分]

    A疏导性预防

    B保护性预防

    C惩戒性预防

    D重点预防

  • 25. 自身已经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处于被害临界状态的人被称为()[1分]

    A潜在性被害人

    B疏忽型被害人

    C机会性被害人

    D有责任的被害人

  • 26. 犯罪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对比类推法、因果分析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和()[1分]

    A回归法

    B临床诊断法

    C专家评估法

    D问卷法

  • 27. 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被称为()[1分]

    A相关定量法

    B特尔菲法

    C时序分析法

    D线性外推法

  • 28. 激起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是()[1分]

    A犯罪机会

    B犯罪原因

    C犯罪条件

    D犯罪动机

  • 29. 犯罪学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国人类学家()[1分]

    A托皮纳尔

    B贝卡利亚

    C费尔巴哈

    D加罗法洛

  • 30. 被害人学的奠基者是以色列律师()[1分]

    A汉斯•冯•亨蒂

    B施奈德

    C艾连•伯修

    D门德尔松

  • 31. 被尊为犯罪学鼻祖的是()[1分]

    A龙勃罗梭

    B菲利

    C加罗法洛

    D费尔巴哈

  • 32. 菲利在其犯罪原因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著名的()[1分]

    A消长律

    B犯罪饱和律

    C辐射律

    D起伏律

  • 33. 一定时间和地区的犯罪总和,被称为()[1分]

    A犯罪率

    B发案率

    C犯罪数量

    D定罪率

  • 34. 涉及到犯罪分子犯罪时的时空、工具、对象因素的是()[1分]

    A犯罪原因

    B犯罪条件

    C犯罪根据

    D犯罪的相关因素

  • 35. 研究犯罪原因可以为犯罪人的()[1分]

    A改造与矫治提供充分依据

    B生活提供出路

    C生产提供条件

    D安全提供保障

  • 36. 1956—1965年我国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1分]

    A犯罪数量剧增

    B发案率高

    C反革命犯罪减少

    D中老年犯罪逐渐增多

  • 37. 犯罪学研究表明,失业与犯罪之间()[1分]

    A呈正相关关系

    B无关系

    C有一定关系

    D呈负相关关系

  • 38.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综合治理具体内容之间辩证关系的原则是()[1分]

    A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B谁主管谁负责

    C属地管理

    D系统实施

  • 39. 标签论的提出者是西方犯罪学家()[1分]

    A塞林

    B萨瑟兰

    C塔尔德

    D坦嫩鲍姆

  • 40. 加罗法洛于《犯罪学》一书中提出了()[1分]

    A犯罪原因三元论

    B自然犯罪概念

    C天生犯罪人论

    D犯罪饱和律

  • 41. 犯罪学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1分]

    A青少年和中下层人犯罪的成因

    B女性犯罪的成因

    C男性犯罪的成因

    D有色人种犯罪的成因

  • 42. 研究者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方法被称作()[1分]

    A文献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 43. 对于“犯罪”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界定,对犯罪学影响较大的学科是()[2分]

    A法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物学

    E经济学

  • 44.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禁绝了()[2分]

    A烟毒灾害

    B暴力犯罪

    C卖淫嫖娼

    D青少年犯罪

    E女性犯罪

  • 45. 研究犯罪原因的意义在于促进()[2分]

    A犯罪预防

    B打击犯罪

    C犯罪学学科的发展

    D从深层次上认识犯罪现象

    E犯罪人的改造

  • 46. 家庭的功能有()[2分]

    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C社会保障功能

    D教育功能

    E精神生活功能

  • 47. 专家评估法的主要特点有()[2分]

    A连续性

    B匿名性

    C反馈性

    D统计性

    E准确性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