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A现场调查法的特点
B社会调查法的特点
C统计研究法的特点
D文献研究法的特点
A法律
B武力
C权威
D道德
A《犯罪人论》
B《犯罪社会学》
C《论犯罪与刑罚》
D《犯罪学》
A定性的观点
B定量的观点
C系统的观点
D局部的观点
A有下降趋势
B有增长趋势
C无明显变化
D增降起伏波动大
A重复被害
B多次被害
C再次被害
D间接被害
A被害条件
B被害现象
C被害要因
D被害事件
A示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B实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C具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D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A研究手段上
B研究对象上
C研究方法上
D研究难度上
A偶遇抽样
B判断抽样
C整群抽样
D配额抽样
A初犯年龄越大再犯可能性越大
B初犯年龄与再犯可能性无关
C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小
D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大
A文化规范的冲突
B文化规律的冲突
C文化分解的冲突
D文化融合的冲突
A犯罪现象产生的因素
B犯罪行为产生的因素
C犯罪结构变化的因素
D犯罪类型变化的因素
A一般预防
B重点预防
C特殊预防
D典型预防
A社会防卫论
B刑罚预防论
C犯罪补偿论
D预防经济论
A腐败仅涉及个别行业
B腐败仅局限在个别区域
C女性腐败严重
D出现了群体性腐败
A相互对立的
B互不相关的
C相互等同的
D紧密联系的
A调节器
B发动器
C助推器
D传送器
A侦破犯罪案件的基础
B惩罚犯罪的基础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
D犯罪预防的基础
A被害预防
B刑罚预防
C社会预防
D情境预防
A1979年作出的
B1981年作出的
C1989年作出的
D1991年作出的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第四道防线
A坚持平等原则
B区别对待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D联系实际原则
A生理因素
B法律因素
C自然环境因素
D主观因素
A犯罪数量急剧增加
B腐败现象严重
C犯罪数量减少
D黑社会性质犯罪突出
A直接原因
B间接原因
C现实原因
D终极原因
A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
B不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
C随家庭习惯变化而变化的
D不随家庭习惯变化而变化的
A犯罪冲动和犯罪意念
B犯罪结果和犯罪危害
C犯罪现象和犯罪条件
D犯罪原因和犯罪形式
A连续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类推性原理
D相关性原理
A公民自防意识的培养与树立
B老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C义务预防力量的挖掘和利用
D公安运行机制的调整和改革
A社会危害性
B形式多样性
C传染性
D违规性
E受容性
A机会性被害人
B直接被害人
C既然被害人
D职业被害人
E潜在被害人
A犯罪人素质
B遗传
C人格
D社会结构
E社会生活环境及条件
A制定预防、控制和治理犯罪对策,有效地治理犯罪
B矫治犯罪人,为有效地改造罪犯创造条件
C对刑事立法起推动作用
D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E对文化建设起推动作用
A政治手段
B文化手段
C教育手段
D法律手段
E经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