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犯罪区域分布[3分]
  • 2. 亚文化[3分]
  • 3. 犯罪动机[3分]
  • 4. 转处[3分]
  • 5.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3分]
  • 6. 简述学校教育与犯罪问题之间的关系。[5分]
  • 7. 如何提高公民的自防意识和能力?[5分]
  • 8. 为什么说犯罪是可以预防的?[10分]
  • 9. 龙勃罗梭[3分]
  • 10. 为什么说犯罪被害人研究拓展了犯罪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5分]
  • 11. 什么是犯罪预测?它有哪些特点?[5分]
  • 12. 论述犯罪学的学科性质。[12分]
  • 13. 犯罪学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国人类学家()[1分]

    A保罗?托皮纳尔

    B贝卡利亚

    C保罗费尔巴哈

    D加罗法洛

  • 14. 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1分]

    A技术性

    B客观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 15. 心理分析法主要用于()[1分]

    A研究犯罪动态

    B研究犯罪工具

    C研究犯罪构成

    D解释犯罪原因

  • 16. 已经发生并被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举报了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1分]

    A犯罪率

    B相对暗数

    C绝对暗数

    D明数

  • 17. 建国后,我国第三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于()[1分]

    A50年代初

    B60年代初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后

  • 18. 研究犯罪原因可以为犯罪人的()[1分]

    A改造与矫治提供充分依据

    B生活提供出路

    C生产提供条件

    D安全提供保障

  • 19. 经济转型过程中犯罪的增长,往往是通过诸多()[1分]

    A直接原因

    B间接原因

    C相关因素

    D中介环节

  • 20. 被害人由于自己的弱点落入犯罪人手中以致在受到侵害时不反抗,使犯罪易顺利实施,这是犯罪的()[1分]

    A易感性

    B诱发性

    C受容性

    D无意识性

  • 21. 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机关是()[1分]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B各级政府

    C各级党委

    D政法部门

  • 22. 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1分]

    A性别

    B犯罪类型

    C再犯的可能性

    D文化程度

  • 23. 在犯罪学的初创时期,犯罪学家对犯罪人进行分类,其目的是()[1分]

    A研究犯罪预防

    B研究犯罪现象

    C研究犯罪原因

    D促进犯罪学学科发展

  • 24. 在建国初期已基本绝迹或发案极少而80年代后又死灰复燃的犯罪是()[1分]

    A杀人

    B制贩毒品

    C抢劫

    D抢夺

  • 25. 改革开放后,我国盗窃案显著特点是()[1分]

    A作案目标进一步缩小

    B集群犯罪严重

    C连续犯罪减少

    D重大案件迅速下降

  • 26. 之所以说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促进了欧洲18世纪的刑法改革是因为这一理论主要着眼于()[1分]

    A刑罚报应

    B社会防卫

    C保安处分

    D预防犯罪

  • 27. 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的基础是()[1分]

    A对犯罪现象的研究

    B对犯罪原因的研究

    C对犯罪对策的研究

    D对犯罪矫治方法的研究

  • 28. 在犯罪学研究中,研究者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方法是()[1分]

    A访谈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临床诊断法

  • 29. 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1分]

    A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

    B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

    C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

    D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

  • 30. 犯罪既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又危害了公共利益,表明了犯罪具有()[1分]

    A阶级性

    B相对性

    C社会性

    D动态性

  • 31. 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1分]

    A男性犯罪的成因

    B女性犯罪的成因

    C有色人种犯罪的成因

    D青少年和中下层人犯罪的成因

  • 32. 个体犯罪的可能性取决于内外两个控制系统的强度同犯罪诱因之间的()[1分]

    A力量等同关系

    B力量平行关系

    C力量对比关系

    D力量对等关系

  • 33. 综合性犯罪预测、多项犯罪预测和单项犯罪预测分类所根据的标准是()[1分]

    A犯罪预测的内容

    B犯罪预测的性质

    C犯罪预测的条件

    D犯罪预测的方式

  • 34. 以下措施不属于我国犯罪防控系统第二道防线的是()[1分]

    A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B倡导主文化、遏制反文化

    C贵重物品标刻

    D建立人力防控系统

  • 35. 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1分]

    A刑法学

    B社会学

    C统计学

    D生物学

  • 36. 提出“自由意志论”的犯罪原因观的是()[1分]

    A实证犯罪学派

    B古典犯罪学派

    C犯罪生物学派

    D犯罪心理学派

  • 37. 加罗法洛于《犯罪学》一书中提出了()[1分]

    A犯罪原因三元论

    B天生犯罪人论

    C自然犯罪概念

    D犯罪饱和律

  • 38. 菲利在其犯罪原因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著名的()[1分]

    A消长律

    B犯罪饱和律

    C辐射律

    D起伏律

  • 39. 失业使失业者不能承担正常的()[1分]

    A法律义务

    B社会责任

    C社会道义

    D社会角色

  • 40. 犯罪的个体原因外化的结果就是()[1分]

    A犯罪行为

    B犯罪动机

    C犯罪结果

    D犯罪条件

  • 41. 被犯罪分子运用而作用于犯罪对象的一切物品和媒体被称为()[1分]

    A犯罪条件

    B犯罪空间

    C犯罪工具

    D犯罪时间

  • 42. 涉及到犯罪分子犯罪时的时空、工具、对象因素的是()[1分]

    A犯罪原因

    B犯罪根据

    C犯罪条件

    D犯罪的相关因素

  • 43. 我国帮教工作的原则有()[2分]

    A平等原则

    B强制原则

    C真诚原则

    D区别对待原则

    E联系实际原则

  • 44. 犯罪学必须关注研究的关于犯罪现象课题有()[2分]

    A犯罪现象属性

    B犯罪的基本状况

    C犯罪特点

    D犯罪规律

    E犯罪对策效果

  • 45. 我国改革开放后,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2分]

    A敌对分子犯罪突出

    B暴力犯罪向恶性化发展

    C发案数剧增

    D流动人口犯罪突出

    E新型犯罪不断出现

  • 46. 研究犯罪原因的意义在于促进()[2分]

    A犯罪预防

    B治理犯罪

    C犯罪学学科的发展

    D从深层次上认识犯罪现象

    E犯罪人的改造

  • 47.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国外犯罪预防理论开始注重犯罪预防的()[2分]

    A实际效果

    B平行性

    C具体性

    D抽象性

    E操作性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