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5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宪法学》综合试题训练
A某县共有人民代表500人,经其中的101名代表提议,临时召集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B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浙江代表团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咨询案
C全国人大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
D某自治县的单行条例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作出变通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法院为了查明案情可以对当事人的信件进行拆检
B法院对当事人与案件无关的信件无权拆检
C法院对当事人所有的信件都无权拆检
D法院拆检当事人信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出公正的判决
A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法官,应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后任命,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C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D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行政法院。行政法院是管辖行政诉讼和税务诉讼的法院。不服行政法院裁决者,可向终审法院上诉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的分类是由英国宪法学者戴雪最早提出来的
B凡是以文字或者文件形式体现出来的宪法就是成文宪法
C1889年的日本明治宪法和1830年法国的宪法都是钦定宪法
D英国的不成文宪法是由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构成的
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D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
A1988年修正案只规定了对待私营经济的政策,而没有涉及个体经济等其他非公有制经济
B1993年修正案没有增加对个体经济的规定
C1999年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D2004年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A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B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C直辖市人民政府
D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
A全国人大决定重庆市和四川省进入紧急状态
B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紧急状态
C国务院决定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国家主席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宣布阿里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D香港特别行政区有权决定某些条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紧急状态
A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
B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应当适用国家法律进行审判
C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通过所在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D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A省级人民政府有权审查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地方性规章
B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规章,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C省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
D省级人民政府受国务院统一领导,对国务院负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A村民委员会有权制定村规民约,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批准生效
B村民会议有权制定村规民约,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C村规民约由村民会议制定,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D村规民约由村民委员会制定,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A司法机关监督制度
B特设机关监督制度
C司法审查制度
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
A1/5至1/2
B1/3至1倍
C1/5至1/3
D1/3至1/2
A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无权进行行政区划
B有权进行行政区划的部门,也就是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主管部门
C主管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部门,也有权处理行政区划问题
D主管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部门,也是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处理决定机关
A有权改变或撤销
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具有民族特点的政府规章
C自行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D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全国人大法工委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权决定设立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B国务院有权决定自治州的设立
C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有权决定民族乡的设立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决定大赦
A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如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在3个月内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
B如果立法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之后可解散立法会
C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继续拒绝通过所争议的原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辞职
D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后,重选的立法会仍通过原法案,行政长官与立法会协商不成的,行政长官有权再次解散立法会
A澳门有检察院,香港没有检察院,但其律政司行使与检察院类似的职能
B只有中国公民才可以担任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职务
C只有在外国无居留权的中国公民才可以担任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
D与澳门相比,香港的法院系统多了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少了高等法院和行政法院
A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免
B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C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D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免
A省一级人民政府有权审查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规章
B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C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受国务院统一领导,服从国务院,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D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A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B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C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D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保障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写进宪法
D1988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出租或者转让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四级
B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应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区主席、副主席、自治州州长、副州长应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A受教育权
B财产权
C继承权
D劳动权
A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B县、自治县的人大常委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由省级人大主席团主持
D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大的领导
A代表可以在交付表决前,撤回列入会议议程的议案,但必须经过主席团的同意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依照法定的程序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人选
D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质询案
A宪法修改的机关是宪法授权的特定机关
B宪法修改必须严格按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C宪法修改仅仅是对宪法规范的内容的变更
D宪法修改是定期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特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赦
D决定特赦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的专有职权
A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民代表代表的2/3多数
B立法会的2/3多数
C行政长官的同意
D国务院的批准
A主持全国人大会议
B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
C向全国人大提出罢免国务院组成人员
D向全国人大提名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人选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D宪法判例
A法律解释通过后,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
B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报请备案
C所有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性条例、规章都必须向国务院备案
D较大的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由较大的市人大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海岭县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集中回答选民的问题,一直到选举日前一天才停止
B某市西湖区人大代表候选人肖女士为了让选民更好地了解自己,连夜整理了自己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的新闻剪报,做成自我介绍贴到小区
C张湾村共有选民800人,其中50人联名向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要求罢免村主任段某,县人大常委会接受了罢免请求。
D葫芦县在人大代表选举中要从50名提名候选人中选出10名正式候选人,选举委员会认为提名候选人过多,决定直接采用预选程序
A书面提出议案
B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
C全体代表过半数以上赞成
D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公布
A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B设区的市人大代表向选举他的市辖区、县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C县级人大代表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D乡级人大代表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A为了收集“第三者插足”的证据,公民可以委托私人调查机构以各种形式对“第三者”进行跟踪
B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公民可以委托法官对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听
C商场保安人员有权根据商场的规定,对“盗窃嫌疑人”当场进行搜身检查
D商场保安人员有权对拒绝搜身检查的顾客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个以上的代表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A规定公民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并将其界定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B规定乡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由五年改为三年
C规定国家主席有权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
D规定《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
A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有权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无权提出对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有权提出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质询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无权提出对国家主席的质询案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撤销属于事后监督
B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以附带性审查为主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属于事先监督
A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在当地只有通过选举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B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应根据行政区的实际情况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成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
C行政长官必须由中国公民担任
D行政长官任期5年,均可以连选连任一次
A对该条款直接作出法律解释
B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该条款作出法律解释
C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就该条款作出司法解释
D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该条款作出法律解释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较大的市的人大
C省级人大常委会
D省级人大
A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经费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
B我国选举中的各种争议都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C利用暴力破坏选举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D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只能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才可以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