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宪法学》章节练习 宪法的基本理论(上)
A《钦定宪法大纲》
B《盛世危言》
C《资政院院章》
D《十九信条》
A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不同于其他法律
B宪法的通过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
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D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
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A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
B总结了宪法形式上的特点
C指出了宪法的主要内容
D指出了国家形式上的差别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纲领性宪法与确认性宪法
A1791宪法
B魏玛宪法
C1787年美国宪法
D1689年的权利法案
A“五权学说”中的“五权”指的是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
B孙中山先生的宪政三阶段是指把实现宪政的过程依次分为:“训政”、“军政”、“宪政”
C孙中山先生所指的“宪政时期”,指的是还政于民,实行五权宪政阶段
D孙中山先生的宪政理想是其矛盾思想的产物,他一方面真切希望给人民以直接民权从而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但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国民素质低下,尤其是中国民众的麻木、散漫、分裂。
A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
B对基本人权的保障和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国家统治机构的权限划分
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
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A行政法
B宪法惯例
C选举法
D宪法判例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分类的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B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C英国宪法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一系列宪法性法律文件;第二、法院判例;第三、宪法惯例。目前采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主要是指沿袭英国普通法法律传统的少数国家。
D成文宪法日益和不成文宪法、宪法惯例相结合,不成文宪法也日益和成文宪法相结合、渗透,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宪法发展的趋势。
A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B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C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
D宪法与宪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表现
A宪法以保障人权为基本出发点
B普通法律的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
D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根本的行为准则。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C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D宪法是调整国家和公民关系的基本法律
A成文宪法典
B宪法性法律
C宪法惯例
D宪法判例
A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分类依据是宪法的法律效力和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
B英国宪法是典型的柔性宪法国家。
C不成文宪法都属于柔性宪法,成文宪法都属于刚性宪法。
D柔性宪法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
A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B近代的宪法与宪政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为目的
C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
D近代的宪法与宪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A议会主权原则
B法治原则
C基本人权原则
D权力制约原则
A人民主权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率先倡导的“主权在民”学说,该学说认为国家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所以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属于人民,而不属于君主
B人民主权原则成为资产阶级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在1791年法国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序言记载下来以后
C我国宪法也接受人民主权的思想
D通过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来保障人民主权是各国宪法的通常做法
A英国的洛克提出了分权理论,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必须由三种机关掌握,并且,立法权虽然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也必须受到限制。
B孟德斯鸠有关于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世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C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理论家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分权思想,并指出其实质是权力和职能的一种分工。社会主义国家也承认对权力需要监督。
D西方国家均实行三权分立。
A宪法必须是良法
B以政府权力为最高权威
C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
D以司法审查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