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1年10月自考预审学试题

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01年10月自考预审学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的时候,发现其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的应当立即向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报告。[每空1分]
  • 2. 预审人员要求犯罪嫌疑人就其犯罪事实和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作出比较系统的陈述,这是提问方法中的。[每空1分]
  • 3. 审查判断证据[3分]
  • 4. 逼供信有什么危害?[5分]
  • 5. 试述对证人证言审查判断的基本方法。[10分]
  • 6. 对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应提出。[每空1分]
  • 7. 我国预审工作的方针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每空1分]
  • 8. 预审员最经常、最基本的活动,一是讯问犯罪嫌疑人,二是。[每空1分]
  • 9. 有悲观心理的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主要有哪些表现?[5分]
  • 10. 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有哪些?[5分]
  • 11. 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是什么?[5分]
  • 12. 审理走私案件时在犯罪证据上要求查清哪几方面的问题?[5分]
  • 13. 在预审阶段,认定犯罪和确定罪名是指公安机关预审部门认定被审理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活动。[每空1分]
  • 14. 杀人案件的证据材料呈现以犯罪现场及为中心的特点。[每空1分]
  • 15. 引供[3分]
  • 16. 犯罪嫌疑人[3分]
  • 17. 预审部门受理案件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经过侦查部门侦查和达到有犯罪事实。[每空1分]
  • 18. 犯罪嫌疑人产生戒备心理的根本原因是对自己犯罪暴露情况存有侥幸心理。[每空1分]
  • 19. 对照片的混杂辨认,提供的照片不得少于人的照片。[每空1分]
  • 20. 讯问的辅助方法[3分]
  • 21. 要求复议[3分]
  • 22. 1989年5月1日中午,赵丰、孙义和同班工人卢宪秋在饭店吃饭时发生争吵,卢在大庭广众之下,给赵、孙二人每人两个嘴巴后说,今天你俩结帐,便宜你们了,以后还得收拾你们。5月2日晚8时许,赵、孙二人分别带着匕首和一尺多长的铁棍,以请卢吃饭为名将卢骗出,在去饭店的途中,孙乘卢不备,用铁棍猛击卢的头部,赵用匕首在卢的大腿扎了三刀,然后潜逃。卢被邻居发现后送往医院抢救,因伤过重,卢于当晚11时死亡。经公安机关工作,掌握了赵、孙如下犯罪证据:1.赵用的匕首已经找到,匕首的把上有清楚的血指纹,经鉴定指纹是赵丰的,血迹与卢的血型相同;2.孙用的铁棍也被找到,铁棍上的血迹和头发,经鉴定都是卢宪秋的;3.拘捕后赵、孙二人请求政府宽大处理,表示以后再也不打架了;4.赵、孙二人均是初犯。请回答:本案在讯问时应采用哪种讯问策略?为什么?[10分]
  • 23. 秘密逮捕的主要方式是()[1分]

    A室内逮捕

    B室外逮捕

    C跟踪逮捕

    D在交通工具上逮捕

  • 24. 初犯在讯问中的心理特点是()[1分]

    A动机斗争激烈

    B思维方式定型化

    C记忆力衰退

    D思维方式简单

  • 25. 公安机关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分]

    A2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 26. 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有权指定医院的机关是()[1分]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区)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均可

  • 27. 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分]

    A6个月

    B12个月

    C二年

    D三年

  • 28. 犯罪嫌疑人产生侥幸心理的主要原因是()[1分]

    A盲目相信自己的反审讯能力

    B法律的威慑作用

    C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D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 29. 对扣押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经查明与案件无关,退还原邮电机关的期限为()[1分]

    A2日内

    B3日内

    C5日内

    D7日内

  • 30. 预审中根据搜查任务的大小,配备足够数量的搜查人员,但不得少于()[1分]

    A1个

    B2人

    C3人

    D5人

  • 31. 提出撤销案件意见的条件是()[1分]

    A认罪态度好

    B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C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D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

  • 32. 公安部召开第一次全国预审工作会议的时间是()[1分]

    A1956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59年

  • 33. 预审工作人员在预审活动中的纪律是()[1分]

    A讯问犯罪嫌疑人

    B询问证人

    C如实反映案件情况

    D制作法律文书

  • 34. 通过客观事实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常识对证据内容本身进行审查,来鉴别证据真伪和证明力的方法是审查判断证据中的()[1分]

    A情理判断法

    B辨认法

    C鉴定法

    D实验法

  • 35.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是()[1分]

    A不满10周岁

    B不满14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

  • 36. 对于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的期限是()[1分]

    A半个月以内

    B一个月以内

    C两个月以内

    D三个月以内

  • 37. 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因果关系最明显的案件是()[1分]

    A杀人案件

    B抢劫案件

    C盗窃案件

    D走私案件

  • 38. 讯问笔录应当是()[1分]

    A同讯问同步进行

    B在讯问前完成

    C在讯问后整理摘要

    D在讯问中速记编写

  • 39. 预审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就某一事实而进行的一问一答,这是提问方法中的()[1分]

    A问答

    B自由陈述法

    C编组提问法

    D直接提问法

  • 40. 预审人员利用共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矛盾和猜疑心理,挑拔共犯之间的关系,造成相互怨恨而揭发犯罪同伙或者供认自己的罪行,这种讯问方法是()[1分]

    A揭露谎言

    B分化瓦解

    C使用证据

    D说服教育

  • 41. 在预审活动中,转告是()[1分]

    A一般配合的方法

    B重点配合的方法

    C专项配合的方法

    D社会规劝的方法

  • 42. 预审人员对要询问的问题,做出重点提示后,让证人就其所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进行系统的陈述,这是询问方法中的()[1分]

    A报告法

    B提问法

    C盘问法

    D问答法

  • 43. 盗窃案件的特点主要包括()[2分]

    A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收入与实际支出相差悬殊

    B惯犯、累犯作案较多,大都有隐案

    C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有一定时间的正面接触

    D犯罪现场大多遗留有犯罪痕迹

    E犯罪嫌疑人与所窃取的财物都有直接联系

  • 44. 预审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有()[2分]

    A坚强的意志力

    B机智的应变能力

    C过硬的讯问能力

    D合作群众工作的能力

    E严谨的思维能力

  • 45. 社会规劝的方法包括()[2分]

    A自我批评

    B自我教育

    C通信

    D录音、录像

    E接见

  • 46. 研究预审学的主要方法有()[2分]

    A经验总结法

    B专题调查法

    C比较研究法

    D案例分析法

    E互相问答法

  • 47. 胆汁质类型的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特点有()[2分]

    A易激动

    B反应迟缓

    C自制力差

    D疑心重

    E自信心强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