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审学试题

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审学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电子计算机贮存的资料属于证据种类中的资料。[每空1分]
  • 2.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提出的与本案无关问题的讯问,有的权利。[每空1分]
  • 3. 预审员的政治素质是以政治信念为基础,由政治立场、观点、觉悟及科学的思维方式等诸因素结合而成的。[每空1分]
  • 4. 社会规劝[3分]
  • 5. 影响罪与非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分]
  • 6. 讯问中分化瓦解的方法有哪些?[5分]
  • 7. 根据刑事诉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月。[每空1分]
  • 8. 受理预审案件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每空1分]
  • 9. 案件事实是追究犯罪嫌疑人的依据。[每空1分]
  • 10. 搜查应作好哪些准备工作?[5分]
  • 11. 预审人员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5分]
  • 12. 书证[3分]
  • 13. 讯问策略[3分]
  • 14. 强制措施[3分]
  • 15. 预审学[3分]
  • 16. 辨认人可以是被害人、证人,有时也可以是。[每空1分]
  • 17. 公安机关使用的秘密力量和正在侦查的一般不能作证人。[每空1分]
  • 18. 对提问的要求是对提出的问题应当有针对性,并且是合理的、确定的和。[每空1分]
  • 19. 使用证据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犯罪嫌疑人承认出示证据所证明的犯罪事实,而是迫使其交待。[每空1分]
  • 20. 预审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的具体要求是什么?[5分]
  • 21. 试述预审工作的根本任务。[10分]
  • 22.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九日晚6时,犯罪嫌疑人毛作先,手持自家抬水用的木棒,将县纺织厂下班女工石玉兰劫住,抢走石当天刚发的工资624.96元,经过十几分钟的搏斗后,毛用木棒将石的头部打伤后潜逃。石被送到医院抢救后很快出院恢复正常。石的头部伤经鉴定是钝器形成。十二月十七日县公安局将毛某抓获,讯问中毛某承认了上述全部犯罪事实。经搜查在毛家大衣柜底下搜出现金624.95元,毛某的爱人从自家的门后拿出带血迹的木棒一根。请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回答:按照审理抢劫案件对犯罪证据的要求,对这起案件中的赃款和木棒作为认定毛某抢劫罪的证据,应该达到什么具体标准要求?[10分]
  • 23. 影响犯罪嫌疑人心理变化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是()[1分]

    A拘留

    B逮捕

    C搜查

    D预审人员的工作能力

  • 24. 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交纳的保证金交付的办法是()[1分]

    A分期分批交纳

    B可酌情免交、缓交

    C一次性交清

    D写欠条以后交清

  • 25. 中华苏维埃中央民主政府颁布《关于处理反革命案件和建立司法机关暂行程序》的时间是()[1分]

    A1931年

    B1932年

    C1933年

    D1934年

  • 26. 破案报告应归入()[1分]

    A《预审案卷》

    B《预审工作卷》

    C《保密卷》

    D《起诉卷》

  • 27. 清朝拟定《大清刑事诉讼法律草案》的时间是()[1分]

    A1909年

    B1910年

    C1911年

    D1912年

  • 28. 询问证人时应当()[1分]

    A个别进行

    B同时进行

    C集体进行

    D用传真进行

  • 29. 预审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1分]

    A第一道工序

    B中间环节

    C最后一道工序

    D立案程序

  • 30. 把问题按照由个别到一般排列顺序提出,这是编组提问法中的()[1分]

    A探索式提问

    B直接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循序式提问

  • 31. 辨认人直接对辨认对象进行的辨认,称为()[1分]

    A直接辨认

    B间接辨认

    C公开辨认

    D秘密辨认

  • 32. 为了审查判断某一现象或事实在一定时间内或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或怎样发生,按原有条件将该现象或事实加以重演,得出可能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结论,这是审查判断证据中的()[1分]

    A比较印证法

    B鉴定法

    C实验法

    D辨认法

  • 33. 取保候审交纳的保证金要直接交给()[1分]

    A当地派出所

    B当地县、区公安局

    C当地街道委员会

    D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专户交纳

  • 34. 常用的讯问策略是()[1分]

    A使用证据

    B重点突破

    C说服教育

    D揭露谎言

  • 35. 预审人员在审查物证、书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专门性问题需要判明时,要运用审查判断证据中的()[1分]

    A情理判断法

    B鉴定法

    C辨认法

    D实验法

  • 36. 讯问目标可分为()[1分]

    A周期性目标

    B原则性目标

    C阶段性目标

    D灵活性目标

  • 37. 预审终结报告应归入()[1分]

    A《预审案卷》

    B《预审工作卷》

    C《保密卷》

    D《起诉卷》

  • 38. 现在预审工作方针的内容是()[1分]

    A发动群众

    B深挖犯罪

    C保证安全

    D实事求是

  • 39. 犯罪嫌疑人产生戒备心理的原因是()[1分]

    A对预审员不信任

    B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C受罪责感的压力

    D盲目相信自己的反审讯能力

  • 40. 预审人员要求犯罪嫌疑人就其犯罪事实和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作出比较系统的陈述,是提问方法中的()[1分]

    A问答法

    B编组提问法

    C自由陈述法

    D离间提问法

  • 41. 侦查人员对要询问的重要问题以盘查的态度提出,让证人回答,这是询问证人方法中的()[1分]

    A报告法

    B提问法

    C盘问法

    D问答法

  • 42. 把关系犯罪的问题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直接向犯罪嫌疑人提出,这是编组提问法中的()[1分]

    A探索式提问

    B直接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循序式提问

  • 43. 在预审活动中,不能作证人的有()[2分]

    A法人

    B被害人

    C本案的侦查人员

    D本案的鉴定人员

    E因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 44. 预审人员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包括()[2分]

    A广泛的社会知识

    B过硬的讯问技能

    C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D精通预审办案的原理

    E机智的应变能力

  • 45. 预审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的内容有()[2分]

    A犯罪活动的特点

    B对犯罪活动预防的对策

    C预审概念

    D刑事案件的特点

    E预审工作的任务、方针

  • 46. 犯罪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2分]

    A社会危害性

    B普遍违纪性

    C群体综合性

    D刑事违法性

    E刑罚惩罚性

  • 47. 讯问在法律上的特征有()[2分]

    A讯问都是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的

    B讯问的对象是法律特指的犯罪嫌疑人

    C讯问是一种法定的侦查行为

    D讯问的目的是为了执行法律的要求

    E讯问的内容主要是说明国家的法律、政策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