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A(1)第一审判决书送达后,对于不上诉的王某,人民法院可否立即将其交付执行?为什么?5-74
B(2)第二审法院在审理该案时,对于未上诉的王某所涉及的案情是否应当一并审查?为什么?18-323
C(3)在第二审的审理中,王某是否应当参加第二审的法庭调查?为什么?18-327
D(4)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一审对张某、王某两被告判处的刑罚畸轻,需要加重刑罚的,应当如何正确处理?18-332[15分]
A处理犯罪案件的程序法
B处理民事纠纷的程序法
C处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程序法
D处理各类案件的程序法
A主体
B客体
C当事人
D中心人物
A不具备鉴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
B当事人申请其回避
C不了解本案的案情
D担任过本案的侦查人员
A现场
B物品
C人身
D尸体
A诉讼的中心环节
B调查事实的环节
C适用法律的环节
D实现刑事诉讼法任务的环节
A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
B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
C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勘验
D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
A人民法院执行
B人民检察院执行
C公安机关执行
D基层人民政府执行
A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B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
C起诉书中是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
D全案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A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
C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D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共同立案侦查
A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B被告人是外国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C被告人是盲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D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A侦查阶段
B起诉阶段
C一审判决宣告前
D一审判决宣告后
A监督权的活动
B诉权的活动
C侦查权的活动
D司法请求权的活动
A了解被告人被指控罪名的权利
B查阅有关案卷材料的权利
C收集有关证据材料的权利
D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权利
A物证具有客观性
B物证具有相关性
C物证以其存在及外部特征证明案件事实
D物证不可能单独反映案件主要事实
A3日内提出
B5日内提出
C7日内提出
D10日内提出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内心确信证据制度
D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A继续审查案件事实
B退回检察院处理
C裁定终止审理
D撤销案件
A翻译人员
B审判委员会成员
C辩护人
D书记员
A收集犯罪证据
B采取强制性措施
C进行诉讼活动
D进行专门的调查工作
A指令公安机关立案
B自行立案侦查
C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D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A由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
B由上级法院指定一个法院审判
C必要时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
D由被告人选择一个法院审判
E由有管辖权的法院协商决定其中一个法院审判
A要问明证人的身份
B要告知证人应当如实作证
C只能就与案件有关的问题进行询问
D必须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提供证言
E一案有多个证人的应当分别进行询问
A反诉的对象是自诉人
B反诉的内容是与本案有关的犯罪行为
C反诉的案件属于自诉案件
D反诉必须在诉讼过程中提起
E提起反诉后不得撤回反诉
A有需要通过诉讼解决的某种事实存在
B有诉讼当事人参加
C有司法机关参加
D有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
E必须依法进行
A发现并获得原始证据
B容易收集,可以节约人力物力
C可以检验原始证据的真实可靠性
D是保存证据材料的一种方式
E特定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一种根据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