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十)

考试总分:1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十)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刺配[5分]
  • 2. 春秋决狱[6分]
  • 3. 述评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10分]
  • 4. 解释明律“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刑法原则。[8分]
  • 5. 对秋审犯人的处理分为“情实”...四种类型,除“情实”即情况属实须执行死刑而外,其它三种一般都可免除死刑。[每空1分]
  • 6. 六礼[5分]
  • 7. 三司推事[5分]
  • 8. 述评《钦定宪法大纲》。[12分]
  • 9. 商朝的“官刑”中规定有“三风十愆”的罪名,其中“三风”指的是.和淫风。[每空1分]
  • 10.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中,对律典总则的位置和篇目进行了合理的改革,其中改《具律》为《刑名》,置于律首的是;将《刑名》.《法例》两篇合为《名例律》一篇的是。[每空1分]
  • 11. 西周时已有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划分,是针对犯罪的刑事诉讼案件而言的,而讼是针对财产纠纷的民事诉讼案件而言的。[每空1分]
  • 12. 充军刑在明朝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充军的刑期分为和两等,前者是指本人毕生充军,死后刑罚执行完毕;后者是指本人死后,子孙后代接替继续充军。[每空1分]
  • 13. 存留养亲[6分]
  • 14. 述评唐律对于贵族官僚特权的规定。[18分]
  • 15. 《大明律》的篇目数为:()[3分]

    A十二篇;

    B十八篇;

    C二十篇;

    D七篇;

    E六篇

  • 16. 《大清新刑律》规定的从刑有:()[3分]

    A褫夺公权;

    B没收;

    C罚金;

    D驱逐出境

  • 17. 《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对康叔的告诫中明确表现了这一法律原则:“人有小罪,非眚,惟终自作不典┉┉乃不可不杀。”这里的“非眚”和“惟终”的含义分别是()[3分]

    A故意,惯犯;

    B过失,偶犯;

    C惯犯,故意;

    D偈犯,过失

  • 18. 宋朝的主要立法活动有()[3分]

    A编撰《宋刑统》;

    B编敕;

    C编例;

    D编撰条法事类

  • 19. “腹诽”之法首创于()[3分]

    A汉高祖时;

    B汉文帝时;

    C汉景帝时;

    D汉武帝时;

    E汉哀帝时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