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题库分类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养老文档大全
考试
搜题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九)
考试总分: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九)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0
1.
唐代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皇帝特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长官共同审理,称为。[每空1分]
2.
元朝的法典有《大元通制》和、《至正条格》、《风宪宏纲》。[每空1分]
3.
明初,朱元璋仿照《尚书》某篇的体例,颁布了许多关于打击贪官污吏的刑事特别诏令,合编成书,称为。[每空1分]
4.
明清时期,遇有特别重大的案件,皇帝下令和大理寺、都察院、通政使司等九个机关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每空1分]
5.
明清时代,地方审判分为州县、、、提刑按察司、四级。[每空1分]
6.
“十恶”中,“恶逆”是指恶毒攻击皇帝的行为。[3分]
7.
《唐六典》是唐朝的行政大典,明清时代与此相类似的是《明大诰》和《清会要》。[3分]
8.
中国古代可以称为判例法的是秦代的廷行事、汉代的决事比。[3分]
9.
唐代,某甲被告发盗布一匹,依律应判处杖七十之刑。在审判中,由于拒不供认,法官对其进行拷讯了三次,共打了一百杖,终于迫使其招供。朝廷嘉之。[3分]
10.
中国古代,在君主之下的中央专责审判机关,夏商周时期叫,秦汉时期叫,隋唐时叫。[每空1分]
11.
仿照《周礼》六官的构思,中国自隋唐时代即在中央设立吏兵、、刑、工六部。[每空1分]
12.
春秋时期,郑国人私造法律,刻在竹简上,史称.[每空1分]
13.
战国时,秦国变法领导人“改法为律”,此后中国历代法典一般称为律。[每空1分]
14.
周代的宗法政治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治组织与原始宗教组织合一的政治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王者家族首领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政治领袖。[3分]
15.
唐玄宗时,高丽商人金无忌与安南僧人陈大秦斗殴,陈大秦伤重不治。长安县令依据高丽和安南的法律、习惯,合理地处理了这起案件,得到朝廷嘉奖。[3分]
16.
周代的法律适用原则“刑不上大夫”,意思是贵族犯罪不受法律制裁。[3分]
17.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晋国的赵鞅铸刑鼎,是我国最早公布的与其他部门法分离的独立的刑法典。[3分]
18.
鞫谳分司[6分]
19.
八议制度[6分]
20.
马锡五审判方式[6分]
21.
请说明唐律“十恶”规定的主要内容及立法用意。[10分]
22.
《大清新刑律》新在那些方面?[12分]
23.
关于夏商周的刑律,史载:“夏有乱政,而作;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每空1分]
24.
秦汉的诉讼中,被告或其家属不服判决时,可以要求复审,称为。[每空1分]
25.
唐律中的制度,即在伤害案件发生后,规定一定的期限,限满时根据被害人的死伤情况,决定加害人所应负担的刑事责任。[每空1分]
26.
我国近代最早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是《》和《》。[每空1分]
27.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理论是以“分治”原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每空1分]
28.
法家主张,“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民人不能相为隐”,意思是奖励告奸,包括强令亲属之间互相告讦。[3分]
29.
汉文帝、景帝废肉刑,是用笞刑和徒刑取代了所有的肉刑。[3分]
30.
唐律规定,制敕断罪,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比。意思是:皇帝对特别案件发布的判决性诏令,只要没有编定为今后长期适用的条格或条例,司法官员就不得引用为判决案件的依据。[3分]
31.
春秋决狱[6分]
32.
在周代,后世意义上的“法”的概念尚未形成,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只有“礼”和“刑”。礼刑二者的关系,后人总结为[每空1分]
33.
《云梦秦简》中,有关审理案件的原则、治狱程式、调查勘验方面的规定,称为。[每空1分]
34.
自汉文帝刑罚改革后逐渐形成的新的五刑是笞、、、杖死。[每空1分]
35.
我国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是1907-1910年间由主持制定的《》。[每空1分]
36.
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每空1分]
3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以人民为国家主人的观点。[3分]
38.
曹魏明帝时,陈留王(即被废黜后的汉献帝)之孙犯故杀罪,当地长官依法判处其枭首之刑,并立即在街市上执行。朝廷依法嘉奖了主审法官。[3分]
39.
唐高宗时,长安发生了一起盗案,法司逮捕了嫌犯张三,并迫使张三的妻子、儿子、祖父到庭作证证实了犯罪。该法官得到了朝廷嘉奖。[3分]
40.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规定了总统制政府模式。[3分]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