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综合练习题(二)

考试总分:3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法理学》综合练习题(二)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人权[3分]
  • 2. 简述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6分]
  • 3. 法的溯及力[3分]
  • 4. 法律体系[3分]
  • 5. 权利[3分]
  • 6. 法律事实[3分]
  • 7. 简述西方法学流派在要素构成的主要观点[6分]
  • 8. 简述权利和义务在法律概念体系中的地位[6分]
  • 9. 简述法治国家的基本构造与社会条件[6分]
  • 10. 试述当代中国的立法原则。[13分]
  • 11.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请综合运用法理学的理论分析。2001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孙志刚,案前任职于广州达奇服装公司。2003年3月17日晚上,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未携带任何证件被广州市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李耀辉带回派出所,对其是否“三无”人员进行甄别。孙被带回派出所后,辩解自己有正当职业、固定住所和身份证,并打电话叫朋友成先生把他的身份证带到派出所来,但李耀辉却没有对孙的说法进行核实,也未同意孙的朋友“保领”孙志刚,也未将情况向派出所值班领导报告,导致孙被错误地按照当时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规定,作为拟收容人员送至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公安分局待遣所。3月18日晚孙志刚称有病被送往市卫生部门负责的收容人员救治站诊治。3月19日晚至3月20日凌晨孙志刚在该救治站206房遭连续殴打致重伤,而当晚值班护士曾伟林、邹丽萍没有如实将孙志刚被调入206房及被殴打的情况报告值班医生和通报接班护士,邹丽萍甚至在值班护理记录上作了孙志刚“本班睡眠六小时”的虚假记录,导致孙志刚未能得到及时救治,3月20日,孙志刚死于这家收容人员救治站。法医事后鉴定其因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后经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广州白云区法院和天河区法院三地同时审理,涉案的18名被告人受到法律制裁。[13分]
  • 12. 明确规定一定行为规则,不必再援用其他规则的法律规则是()[1分]

    A强行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 13. 表征一个国家对同时期其他国家法律或制度的吸收和借鉴的法律术语是()[1分]

    A法律继承

    B法律移植

    C法律清理

    D法律整合

  • 14. 在法律解释方法上,狭义解释是指()[1分]

    A强调法律条文字面上的含义,但其实质在于对整个法律的精神而不在于对个别文字和用语的理解

    B从法律条文文字、语法来理解其含义

    C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

    D严格依照法律条文含义进行解释

  • 15. 《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该条规定在法律对人的效力上体现了()原则。[1分]

    A属地主义

    B属人主义

    C保护主义

    D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结合

  • 16. 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主指导,这说明二者()[1分]

    A体现的意志相同

    B经济基础相同

    C适用的范围相同

    D思想理论基础相同

  • 17. 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1分]

    A强制性

    B统一性

    C权威性

    D概括性

  • 18. 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1分]

    A对世权和对人权

    B原权利和救济权

    C专属权和可移转权

    D公权利和私权利

  • 19. 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可合称为()[1分]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委托性规则

    D确定性规则

  • 20. 具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分]

    A权利能力

    B达到一定年龄

    C责任能力

    D有一定的分辨能力

  • 21. 狭义的法的执行是指国家()[1分]

    A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

    B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

    C权力机关的执法活动

    D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

  • 22. 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解释、释义,这一解释属于()[1分]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法定解释

    D学理解释

  • 23.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1分]

    A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合法关系

    B法律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事实关系

    C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24. 下列关于法律编纂的说明中正确的有()[1分]

    A是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是在不改变现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C是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制成新的系统的法律文件,因而是一种立法活动

    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 25. 法具有规范作用,其中教育作用的对象是()[1分]

    A本人的行为

    B一般人的行为

    C他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 26. 对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资格,称为()[1分]

    A责任能力

    B行为能力

    C法律权利

    D法律义务

  • 27. 影响守法的主观条件包括()[2分]

    A民族传统

    B国际形势

    C法律修养

    D道德修养

  • 28. 我国司法的原则有()[2分]

    A司法责任原则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 29. 根据法的不同分类,一般情况下,民法属于()[2分]

    A成文法

    B实体法

    C国内法

    D普通法(与根本法相对应)

  • 30. 关于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有()[2分]

    A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互相依赖而存在

    B在刑事诉讼中,程序法律关系是主法律关系,而刑事实体法上的法律关系是从法律关系

    C调整性法律关系是主法律关系,而保护性法律关系是从法律关系

    D在多向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是主法律关系

  • 31. 全国人大常委会能()[2分]

    A作出具有规范性的决定

    B制定基本法律

    C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D撤销国务院有权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 32. 下列有关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2分]

    A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建立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B法律体系的范围比法学体系狭窄

    C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有一个法学学科,就有一个部门法

    D在一国之中,一般只有一个法律体系,而法学体系则可能会有多个

  • 33. 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法律部门的划分?()[2分]

    A宪法、法律、行政法、环境法

    B宪法、法律、民法、刑法

    C宪法、行政法、民法

    D刑法、经济法、环境法

  • 34. 下列哪些法规须报上一级有关机关批准后才能实施或者生效?()[2分]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B自治法规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

    D经济特区的法规

  • 35. 下列是有关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不同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2分]

    A法律汇编的主体既可以是私人,也可以是官方,法典编纂只能是官方

    B法律汇编不是立法活动,而法典编纂是立法活动

    C法典编纂是对规范性文件柜的归类、整理;而法律汇编不是

    D法典编纂技术要求比法律汇编要高

  • 36. 下列有关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表述不恰当的是()[2分]

    A在人类的历史上,法是从不成文法发展到成文法

    B成文法就是制定法,不成文法就是习惯法

    C英美法系的判例法是成文法

    D随着法的发展,成文法日益增多,不成文法则逐渐减少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