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5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
A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B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C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A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C属于假想防卫,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D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辅的原则
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A赵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赵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赵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赵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A抢劫罪
B对甲应定抢夺罪
C抢夺罪,但从重处罚
D抢夺罪或过失致人重伤罪择一重罪处罚
A贪污罪的主体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各自利用了本人的职务上的便利,共同侵吞国有财产的,根据主犯的身份认定犯罪的性质。
B特殊主体的犯罪意味着没有该特殊主体身份的人不可能构成该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构成帮助犯或者教唆犯
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的组织者,属于特殊主体的身份
D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故意杀人罪
D抢夺罪和故意杀人罪
A对潘、杨、陈三人以敲诈勒索罪定罪
B潘、杨、陈三人构成抢劫罪
C潘、杨、陈三人构成强迫交易罪
D潘、杨、陈三人构成寻衅滋事罪。
A陈某构成侵占罪
B陈某构成贪污罪
C陈某构成诈骗罪
D陈某构成职务侵占罪
A招摇撞骗罪和抢劫罪
B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和抢劫罪
C只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一罪
D构成抢夺罪
A构成伪证罪
B构成诬告陷害罪
C不作犯罪处理
D构成妨害作证罪
A按照交通肇事罪
B按照累犯
C按照数罪并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
D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
A诈骗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劫罪
A盗窃罪
B敲诈勒索罪
C绑架罪
D盗窃罪(未遂)与绑架罪
A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B甲某构成抢劫罪
C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
D甲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A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中止)
B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
C丙某的行为构成甲某的共犯
D丙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未遂)
A甲某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
B甲某构成受贿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
C甲某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D甲某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A钱某构成非法经营罪
B钱某构成诈骗罪
C钱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属于牵连犯
D钱某构成保险诈骗罪
A过失爆炸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危险物品肇事罪
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A构成一般累犯
B构成特别累犯
C不构成累犯,因为后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D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执行期满后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
A非法经营罪
B诈骗罪
C生产、销售假药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蔡某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120万元
B蔡某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60万元
C蔡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120万元
D蔡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60万
A构成盗窃罪
B不构成犯罪
C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D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过失爆炸罪
A公安人员甲利用工作关系,向他人索要炸药到水库炸鱼,造成经济损失30余万元
B在粮食局工作的乙趁看门人不注意偷配仓库大门钥匙,让其弟潜入仓库,盗窃仓库保管物品
C国家工作人员丙多次伙同他人进行走私活动,从中获利30万元
D某厂厂长丁指使本厂财务人员作假账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3年内偷税数额累计达200余万元
A武装叛乱罪
B投敌叛变罪
C巴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D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
A构成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
A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B刑讯逼供致人重伤、死亡的
C将妇女强奸后迫使其卖淫的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时,对被组织人进行伤害、强奸的
A私营主李某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
B王某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特定减税的公益事业物品,在境内销售牟利的
C孔某向走私犯莫某非法收购其走私进口的汽车,数量较大
D个体户葛某多次与走私罪犯莫某通谋,为其提供货款、资金方便
A冯唆使程挪用公司10万元,故冯与程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B冯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10万元,故冯与程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
C冯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冯与程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D程明知冯欲从事非法活动,却仍然挪用10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3个月也构成犯罪
A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B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C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D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受贿罪
D挪用资金罪
A对彭某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B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加重情节
C不以交通肇事罪论
D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A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又构成其他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盗窃后为掩盖罪行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属于吸收犯,以盗窃从重处罚
C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属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竞合,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D盗窃商业秘密的,属盗窃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竞合,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A脱逃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
B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
C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D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
A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B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C利用自己所处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正当利益
D利用自己所处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A甲为了购买枪支杀人而打工挣钱的行为
B乙本想抢劫,在使用了暴力之后,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朋友,于是离开了
C丙以出卖为目的,将某妇女绑架之后,在打听买主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D丁因为有婚外情,一直想杀害自己的妻子,在购买毒药时被查获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B贩卖毒品
C投放危险物质罪
D绑架罪
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都不对丙的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B由于我国刑法不承认共同过失犯罪,而甲和乙对丙的死亡都只有过失,因此,二人都不对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C由于证据不足,甲乙仅就丙的伤害结果构成共犯,对丙的死亡都不承担刑事责任
D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并且都必须对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A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意外事件
A偷税罪
B骗取出口退税罪
C诈骗罪
D隐匿会计账簿罪
A赵某属于监守自盗,构成贪污罪
B赵某构成盗窃罪
C对赵某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是无期徒刑
D对赵某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是死刑
A挪用公款罪与贩卖毒品罪之间有牵连关系,而与引诱他人吸食毒品罪没有任何关系
B贩卖毒品罪与引诱他人吸食毒品罪为牵连关系,应从一重处罚
C对贩卖毒品罪与挪用公款罪应实行并罚
D.冯就用毒品引诱女孩并与之发生性关系的坦白成立自首
A对程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贩卖毒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B对程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贩卖毒品罪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对程应在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中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D对程应以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A甲和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甲对整个抢劫行为负责,而乙仅对后面的劫财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B由于事先没有商量,甲乙二人不构成共犯
C甲为故意伤害罪,乙为抢夺罪
D甲和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并且两人都对整个抢劫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AA公司犯骗购外汇罪,对A公司应当判处罚金,对甲某应当以骗购外汇罪追究刑事责任
B甲某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甲某构成贪污罪
D对甲某应当以骗购外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贪污罪,数罪并罚
A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也可以成员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
B某军人在战时将非法获取的军事秘密故意泄露给外国记者;应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和故意泄露军人秘密罪实行数罪并罚
C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D战时违抗命令罪是指战时故意违背抗拒上级的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A邮政工作人员私拆邮件窃取财物的
B窃取信用卡后使用的
C公司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窃取本单位财物的
D盗窃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发票的
A复制、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B传播淫秽物品罪
C非法经营罪
D组织淫秽表演罪
A冯、程、李三人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B仅冯、程二人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C仅冯、李二人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D冯单独成立贩卖毒品罪,程、李不成立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