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试题

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6分]
  • 2. 刘甲与刘乙系同村邻居。1998年4月20日,两人为了宅基地的问题发生争执,刘甲首先出手打了刘乙胸部一拳,刘乙随之还击,猛击刘甲的脸部,致刘甲鼻梁骨折、右眼部红肿并伴有少量出血,经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3000余元。刘甲要求刘乙赔偿医疗费及误工损失共计人民币4000元,刘乙以刘甲首先出手打他为由拒绝赔偿。1998年8月20日,经乡司法助理员调解,刘甲与刘乙达成赔偿协议,由刘乙赔偿医疗费及误工损失共计人民币3500元,于同年8月底一次性付清。事后,刘乙未按照协议支付赔偿款,刘甲多次催讨未果,于1999年6月15日再次找乡司法助理员要求解决。在乡司法助理员表示无能为力后,刘甲就决定向法院起诉。可是乡司法助理员说:“你现在才想到去法院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法院是不会受理的。”请你根据法律规定分析乡司法助理员的话是否正确。[10分]
  • 3. 什么是诉讼证据?它有哪些基本特征?[5分]
  • 4. 举例说明何谓不正当竞争?[6分]
  • 5. 简述法律的特征。[6分]
  • 6. 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和作用。[5分]
  • 7. 试论共产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的本质区别,以及我们对两者所应有的态度。[12分]
  • 8.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1分]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 9.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1分]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0.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的商标。[1分]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 11.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1分]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 12.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1分]

    A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 13.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处罚。[1分]

    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 14.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1分]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 15.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年制定的宪法。[1分]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 16. 我国森林法把每年()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1分]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 17. 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1分]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 18.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批准。[1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 19.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映了()。[1分]

    A自然规律

    B唯物史观

    C英雄史观

    D历史传统

  • 20. ()是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1分]

    A立志

    B学习

    C内省

    D实践

  • 21. 思想指人的()。[1分]

    A理性认识

    B科学思维

    C自觉意识

    D系统知识

  • 2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1分]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 23.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1分]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 24.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1分]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 25.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1分]

    A5

    B6

    C7

    D8

  • 26. ()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深层次的、核心地位。[1分]

    A人生观

    B人生价值观

    C历史观

    D世界观

  • 27. 道德提倡()。[1分]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应当怎样

  • 28. ()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1分]

    A追求真理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关心国家

  • 29. ()是道德问题的核心。[1分]

    A政治立场

    B社会理想

    C发展道路

    D为谁服务

  • 30. 婚姻的基本要求是()。[1分]

    A婚姻自主

    B情感基础

    C相濡以沫

    D共同生活

  • 31. 法律()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1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 32.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1分]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 33. 增值税属于()。[1分]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 34. 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所有。[1分]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 35.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1分]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不负刑事责任

  • 36. 在价值关系中()。[1分]

    A人永远是主体

    B主体永远是人

    C物可以是主体

    D客体永远是物

  • 37. 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1分]

    A忍让

    B软弱

    C教养

    D妥协

  • 38. 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的不同。[2分]

    A制定主体

    B实施保障

    C表现形式

    D内容具体程度

    E稳定性

  • 39. 学会合作()。[2分]

    A是教育的目的

    B才能适应竞争

    C是成功的要素

    D目的是受人欢迎

    E目的是改善人际关系

  • 40. 道德修养()。[2分]

    A是人性向善的过程

    B甚至要经历精神的痛苦

    C是自我改造的过程

    D甚至要经历肉体的磨难

    E主要是接受教育

  • 41. 人的境界是()。[2分]

    A人的技术水平

    B对人生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的总体水平

    C人生修养的落脚点

    D人生价值的体现

    E社会地位的反映

  • 42. 政治指涉及()关系的各项政策和各种活动。[2分]

    A社会

    B国家

    C人际

    D阶级

    E民族

  • 43. 审美是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2分]

    A思考

    B认识

    C欣赏

    D感动

    E评价

  • 44. 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2分]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责任

    E权力

  • 45. 我国宪法实施的保障,包括()保障几个方面。[2分]

    A政治

    B法律

    C经济

    D组织

    E群众

  • 46. 犯罪集团的主要特征有()。[2分]

    A主体必须是由3人以上组成的

    B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固定性

    C具有共同实施某种犯罪的目的性

    D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E有明显的首要人物

  • 47.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2分]

    A内心信念

    B政治思想

    C社会舆论

    D传统习惯

    E法律条款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