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六)

考试总分:5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六)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5分]
  • 2. 当代世界有哪些社会主义思潮?对他们如何评价?[10分]
  • 3.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5分]
  • 4.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何在?[5分]
  • 5. 简述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原因。[5分]
  • 6.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10分]
  • 7. 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1分]

    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B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C生产劳动

    D气候变化

  • 8.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1分]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9. 国家的起源是()。[1分]

    A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规定的契约

    B调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

    C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 10. 阶级的实质是()。[1分]

    A一部分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

    B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

    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生产过程中的执行者和指挥者

  • 11.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1分]

    A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B与商品的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

    C同商品买卖相关的费用

    D支付商业店员工资的费用

  • 12. 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1分]

    A垄断先进技术

    B控制商品生产

    C操纵销售市场

    D获得垄断利润

  • 13. 跨国公司是由()。[1分]

    A联合国有关机构出资建立起来的

    B原料出口国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

    C一国的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D多个国家的垄断组织共同建立起来的

  • 14.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1分]

    A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

    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 15. 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1分]

    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

  • 16.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1分]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 17. 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1分]

    A社会中现存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D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工具的总和

  • 18. 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1分]

    A劳动生产率

    B科学与技术

    C生产劳动者

    D社会生产力

  • 19.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1分]

    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 20. 生产逐渐发展,工人就业增加,物价稳步上升,企业利润增加,就是()。[1分]

    A危机阶段的特征

    B萧条阶段的特征

    C复苏阶段的特征

    D繁荣阶段的特征

  • 21.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1分]

    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

  • 22. 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这说明()[1分]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离不开物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23. 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取决于()[1分]

    A效用;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供求关系;

  • 24.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1分]

    A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C对谁是历史创造者的不同回答

    D对意识是否反作用于物质的不同回答

  • 2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的观点是()。[1分]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意志主义观点

  •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1分]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

    C人们的纯精神活动

    D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

  • 27.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1分]

    A社会的政治制度

    B社会的经济制度

    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社会道德发展的水平

  • 28.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1分]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 29.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1分]

    AI(v+m)=IIc

    BI(v+m)>IIc

    CII(c+v-m/x)>(v+m/x)

    DI(v+Δv+m/x)=II(c+Δc)

  • 30.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1分]

    A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商品价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 31.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1分]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1分]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 33.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1分]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再生产;

    D劳动力再生产;

  • 34.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1分]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

    C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

    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

  • 35.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1分]

    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 36. 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1分]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37.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1分]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 38. 货币的本质是()。[1分]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 39. 价值规律是()。[1分]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 40.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1分]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41.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1分]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 42.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1分]

    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

  • 43. 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1分]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 44.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1分]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 45. 商品是:()[1分]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 46.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出发点是()[1分]

    A生产关系;

    B经济规律;

    C商品

    D货币;

  • 47. 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2分]

    A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一定做得到”

    D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同事物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 48.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2分]

    A自发地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

    B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C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D导致社会劳动的浪费;

  • 49.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2分]

    A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不同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D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 50.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2分]

    A价格总以价值为基础;

    B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但其平均水平与价值一致;

    C有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有的则相反,但社会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基本一致;

    D价格与价值始终是一致的;

  • 51.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2分]

    A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B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属于资本家;

    D劳动力的价值属于资本家;

  • 52. 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2分]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

  • 53. 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征是()。[2分]

    A按地区划分居民

    B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C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

    D拥有社会管理机关

  • 54. 交往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它们分别是()。[2分]

    A商业交往

    B物质交往

    C人员交往

    D精神交往

  • 55. 商品所具有的特征是()。[2分]

    A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

    B一般是人们劳动的产品

    C为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而生产的产品

    D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 56. 资本主义工资()。[2分]

    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

    B掩盖了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区别

    C掩盖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

    D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