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一)

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6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一)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简要说明劳动的社会性。[6分]
  • 2. 试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方法论意义。[12分]
  • 3. 简述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7分]
  • 4.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7分]
  • 5. 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社会历史的进步。[6分]
  • 6.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无产阶级阶级性高度统一的科学。[12分]
  • 7. 试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2分]
  •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分]

    A一切被剥削阶级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先进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D全体劳动群众的世界观

  • 9.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主要区别在于()[1分]

    A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现象,第二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B第一次飞跃的任务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C第一次飞跃是获得感性认识,第二次飞跃则获得理性认识

    D第一次飞跃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次飞跃的目的是检验和发展认识

  • 10.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属于()[1分]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唯心主义真理观

    C相对主义真理观

    D实用主义真理观

  • 11.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1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12.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种观点属于()[1分]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宿命论

  • 13.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1分]

    A近代以前的哲学的基础问题

    B欧洲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范畴是()[1分]

    A一切哲学的基石

    B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C辩证发展观的基石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石

  • 15.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种观点属于()[1分]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 16. “因果联系是人们多次看到两组先后相随的现象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1分]

    A肯定了因果关系的普遍性

    B肯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C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

    D是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观点

  • 17. 在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构成的矛盾运动中()[1分]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

    B形式总是不适合内容

    C形式和内容一般是基本适合的

    D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

  • 18. 与生产力不同,生产关系是指()[1分]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C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D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 19. 划分技术社会形态的标准是()[1分]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形式

    D生产的运输设备和信息传输系统

  • 20.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不同,人在价值关系中()[1分]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有者

    D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 2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1分]

    A物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一切联系

    C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各种联系

    D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的所有联系

  • 22. 中国的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1分]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 23.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源泉是()[1分]

    A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B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

    C事物之间的相互排斥

    D事物的内部矛盾

  • 24. 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1分]

    A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B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C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D事物之间联系的环节

  • 25. 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是()[1分]

    A国家政权

    B道德观念

    C宗教信仰

    D政治法律思想

  • 26. 简要地说,阶级的实质是()[1分]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行政治统治

    B人们在社会分工中处于不同的地位

    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掌握指挥权

  • 2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1分]

    A建立革命政党问题

    B关于国家政权问题

    C创立革命理论问题

    D解决部队给养问题

  • 28. 科学的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1分]

    A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B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C哲学指导思想是否正确

    D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29. 资产阶级思想家考察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方法的最大缺陷是()[1分]

    A从具体的个人出发

    B从抽象的人出发

    C从人的自由出发

    D从人的先天本性出发

  • 30. “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这是()[1分]

    A神秘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31. 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句话体现了()[1分]

    A唯物主义时空观

    B形而上学时空观

    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 32. 抽象的可能性是指()[1分]

    A目前就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B永远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C坏的或令人厌恶的可能性

    D具备一定根据但当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 33.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1分]

    A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不可靠的反映

    B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C通过感官对事物直接、形象的认识

    D借助于思维对事物间接、抽象的认识

  • 3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对象是指()[1分]

    A地下的各种矿藏

    B各种劳动产品

    C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物质对象

    D全部生产资料

  • 35. 历史上有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在社会意识的某些领域超过了经济先进的国家。这种情况表明()[1分]

    A社会意识有自己独立的历史

    B社会存在不能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不能直接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36. 人有多方面的属性,其中决定人的本质的是()[1分]

    A人的生理结构

    B人的自然属性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心理特点

  • 37. “支配物理世界的运动的必然性,也支配着精神世界的运动,因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服从于注定的命运。”这种观点属于()[1分]

    A宿命论的历史观

    B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C决定论的历史观

    D非决定论的历史观

  • 38.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两者区别的有()[2分]

    A前者错综复杂,后者简单清晰

    B前者有鲜明的阶级性,后者阶级性不明显

    C前者不定型、不系统,后者已经系统化、理论化

    D前者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后者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

    E前者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后者是对社会存在的间接反映

  • 3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2分]

    A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去

    C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E科学技术可以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

  • 40. 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是因为个人为社会做贡献()[2分]

    A能够得到社会的赞扬和好评

    B是为了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C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D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E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 41. 下列各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2分]

    A“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B物是感觉的集合

    C水是世界的本原

    D火是万物的本原

    E世界是由元气构成的

  • 42. 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2分]

    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人口因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D人口状况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E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

  • 43. 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正确方法有()[2分]

    A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彻底改变基本经济制度

    D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E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44. 下列属于非理性主义的有()[2分]

    A黑格尔主义

    B唯意志主义

    C贝克莱主义

    D弗洛伊德主义

    E实证主义

  • 45.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关系的有()[2分]

    A系统论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

    B系统论优于并高于唯物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包括现代系统论

    D系统论证实并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E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互相补充和促进

  • 46.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2分]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C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D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E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 47. 下列说法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有()[2分]

    A真理是一个过程

    B真理是全面的

    C真理是具体的

    D真理是客观的

    E任何真理都只具有相对性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