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题

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5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简要说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6分]
  • 2. 简述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7分]
  • 3. 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12分]
  • 4. 试述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12分]
  • 5. 简述意识的主观特性。[7分]
  • 6. 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6分]
  • 7. 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12分]
  • 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1分]

    A一种同物质运动无关的客观存在

    B一种先验直观的形式

    C运动着的物质本身

    D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 9.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种观点属于()[1分]

    A实用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实证主义观点

    D科学主义观点

  • 10.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1分]

    A改造社会的实践

    B科学实验的实践

    C物质生产的实践

    D阶级斗争的实践

  • 11. 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1分]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才能完成

    B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才能完成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个完整过程才能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12. 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方面是()[1分]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B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人们互相交换产品的方式

  • 13. 由于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的,因此社会历史()[1分]

    A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没有客观规律可以遵循

    C发展规律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

    D发展规律是人的思想动机创造的

  •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1分]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 15. 哲学研究的规律适用于()[1分]

    A自然的某些领域

    B人类社会的某些领域

    C人类思维的某些领域

    D自然、社会、思维各个领域

  • 16. 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1分]

    A实用主义哲学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C科学主义哲学流派的观点

    D人本主义哲学流派的观点

  • 17. “未有世界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1分]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贝克莱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实证主义观点

  • 18.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范畴就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1分]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的物质观

    D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 19. 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等于承认了()[1分]

    A真理的至上性

    B真理的绝对性

    C真理的有用性

    D真理的全面性

  • 20.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这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1分]

    A绝对性的品格

    B确定性的品格

    C能动性的品格

    D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 21. 劳动作为一个具体的过程,它是()[1分]

    A劳动的一般性质与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B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C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活动的过程

    D人们在生产中分工协作的过程

  • 22. 生产资料包括()[1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劳动者和生产工具

    C劳动者和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 23.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指()[1分]

    A思维中的前后一致

    B事物之间的共同点

    C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

    D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性质

  • 24.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其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1分]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

    C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D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确定的性质

  • 25.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1分]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运动的观点

    C实事求是的观点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 2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和形式分别是()[1分]

    A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

    B现实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

    C现实事物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D现实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部特点

  • 27. 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1分]

    A惟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必要形式

    D辅助形式

  • 28. 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1分]

    A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B技术专家的技术发明活动

    C学校教师的传授知识活动

    D科学家的著书立说活动

  • 29. 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1分]

    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

    C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 30. 在把生产力发展作为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时,不能忽视()[1分]

    A评价社会进步的其他标准

    B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国际环境的影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31.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1分]

    A分辨善恶的本性

    B趋向和追求自由的本性

    C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本性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3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表明()[1分]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人脑是意识的惟一源泉

    C意识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

    D意识是人脑中自生的

  • 3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系统是指()[1分]

    A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B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总汇

    C相互联系的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D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

  • 34. “假象和真相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1分]

    A折衷主义诡辩论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 3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这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属于()[1分]

    A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对立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与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36.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1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C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 37.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1分]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进行暴力掠夺的结果

    B产品分配不公的结果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的结果

    D由于在生产中出现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结果

  • 38.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原理的有()[2分]

    A志不强者智不达

    B理想是前进的灯塔

    C知识就是力量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 39.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有()[2分]

    A可能性存在于现实性之中

    B现实性是实现了的可能性

    C现实性中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D现实性中只包含一种可能性

    E多种可能性中只有一种能变为现实

  • 40. 交往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它们分别是()[2分]

    A商业交往

    B战争交往

    C物质交往

    D人员交往

    E精神交往

  • 41.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2分]

    A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C人们的认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E人们的认识受到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和水平的限制

  • 42.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2分]

    A国家政权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阶级构成

    E生产方式

  • 43. 社会形态的基本划分法有两种,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下列各组有一组属于经济形态系列,一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它们分别是()[2分]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D传统社会、现代社会、转型社会

    E封闭社会、半封闭社会、开放社会

  • 44. 下列各项属于革命的客观形势的有()[2分]

    A统治阶级不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

    B被统治阶级的贫困和苦难异乎寻常地加剧

    C被压迫人民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大大地提高

    D革命阶级的革命政党的建立及其正确领导

    E群众积极性大大提高并投身于独立的历史行动

  • 4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是()[2分]

    A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

    B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C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E高居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

  • 46. 割裂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就会导致()[2分]

    A冒险主义错误

    B悲观主义错误

    C直线论错误

    D循环论错误

    E盲目乐观的错误

  • 47.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必然与自由的关系的有()[2分]

    A只有正确认识必然,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自然就是摆脱必然性的束缚,不受必然性的制约

    D自由与必然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统一

    E人类的兴衰祸福都服从于必然性的安排,没有选择的自由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