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 2. 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 3. 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 4. 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 5.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 6. 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 7. 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 8. 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1分]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 9.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1分]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 10.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1分]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 11. 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1分]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 12.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1分]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 13.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1分]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14.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1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分]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1分]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 17.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1分]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 18. 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1分]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 1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1分]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 20.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1分]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 21.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1分]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 22.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1分]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 23. 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1分]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 24. 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1分]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 25. 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1分]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26.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1分]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 27. 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1分]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 28.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1分]

    A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29. 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1分]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 30. 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1分]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 31. 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1分]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1分]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 3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1分]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 34.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1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35.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1分]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 36.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1分]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 37.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1分]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 38. 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2分]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 39.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2分]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

    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 40.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2分]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 41.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2分]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 42. 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2分]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 43.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2分]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 44. 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2分]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 4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2分]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 46. 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2分]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 47.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2分]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