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考试总分:47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3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的表现。[7分]
  • 2. 简述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7分]
  • 3.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6分]
  • 4. 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6分]
  • 5. 运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原理,说明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能性。[12分]
  • 6. 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如遇到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又具有良好的医疗设备和必要的药物,就可能得救,起死回生;如果遇到不负责任、医术不高的庸医,又缺少必备的医疗条件,病人就可能命丧黄泉。但如果病人已病入膏肓,无论医术多么高明的医生,无论用什么灵丹妙药,病人也不会有再生的可能。试结合这种情况,说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12分]
  • 7. 用社会进步及其衡量标准的原理,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12分]
  • 8. 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这说明[1分]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离不开物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9.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1分]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 10.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1分]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 11.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1分]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 12.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1分]

    A生物学、道德、宗教

    B逻辑学、哲学、道德

    C法律思想、艺术、语言学

    D政治思想、哲学、宗教

  • 13.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1分]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1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人的[1分]

    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C一般价值和特殊价值

    D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 15. 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1分]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 16.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1分]

    A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

    B是否普遍联系

    C是否运动发展

    D是否有共同的规律

  • 17. 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1分]

    A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B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虚假的

  • 18.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1分]

    A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警察在街上巡逻

    C农民在田里插秧

    D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 19. 政体问题说的是[1分]

    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

  • 20.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1分]

    A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矛盾

    B先进和落后之间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 21.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1分]

    A摆脱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B不受别人约束的自主活动

    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预想的目的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

  • 22.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1分]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23.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1分]

    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

  •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1分]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 25.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1分]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全面性

    D真理具有相对性

  • 26.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1分]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文化传统

    D生产方式

  • 27. 一个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这里的生产者是指[1分]

    A绿色植物

    B食草动物

    C食肉动物

    D各种菌类

  • 28. 生产关系是反映[1分]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 29. 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1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 30.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1分]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绝对性和相对性

  • 31. 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其荒谬在于违背了[1分]

    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

    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 32. 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1分]

    A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B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C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D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

  • 33.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1分]

    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34. 下列各项正确揭示科学的本质的是[1分]

    A科学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知识

    B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

    C科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科学是各种知识的总和

  • 35. 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制约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是[1分]

    A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C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D社会整体科研能力的高低

  • 36.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概念反映的是[1分]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B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C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

  • 3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1分]

    A人的物质属性

    B人的自然属性

    C人的精神属性

    D人的社会属性

  • 3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面是利,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一面是弊,给我国带来了风险,提出了挑战。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我们必须兴利除弊,抓住机遇,化解风险。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2分]

    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

    E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39. 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思想的有[2分]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C利害相生,祸福相因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机关算尽,反害自身

  • 40. 1958年,我们以麻雀吃粮食为由,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大量捕杀。实际上,麻雀虽然吃粮食,但主要吃害虫。所以,后来我们把麻雀从“四害”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又把麻雀列为保护动物。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了[2分]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B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D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E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41.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2分]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风俗习惯

    D生产方式

    E国家政权

  • 42.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的有[2分]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

  • 43.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有[2分]

    A原始社会

    B渔猎社会

    C农业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 44.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有[2分]

    A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实现社会更替的途径

    D阶级斗争是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的手段

    E阶级斗争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

  • 45.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2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 46.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2分]

    A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不断增加资本和人力的投入,扩大企业规模

    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

    E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起来

  • 47. 下列各项决定和影响人的价值实现的因素有[2分]

    A个人自身的主观条件

    B个人的命运

    C个人所遇到的机遇

    D社会发展状况

    E社会实践形式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