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2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11年1月-10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单选题
A永安建制
B长沙战役
C北伐失利
D天京事变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军政纲领》
D《训政纲领》
A国民会议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一二•三〇运动
A佟麟阁
B赵登禹
C戴安澜
D谢晋元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运动
C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D“文化大革命”
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10月
D1970年4月
A乾隆朝后期
B嘉庆朝中期
C咸丰朝后期
D同治朝中期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五大
D中共六大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察哈尔抗日义勇军
D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D将革命进行到底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D中共七届五中全会
A加工订货
B统购统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总统选举法》
A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B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C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A浙江省萧山县
B广东省海丰县
C福建省上杭县
D湖南省湘潭县
A1958年
B1959年
C1962年
D1963年
A“一月风暴”的兴起
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C“天安门事件”的爆发
D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垮台
A1960年
B1966年
C1971年
D1978年
A建立厦门经济特区
B建立珠海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A梁漱溟
B黄炎培
C左舜生
D邓演达
A田汉
B聂耳
C鲁迅
D瞿秋白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A珠海经济特区
B汕头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海南经济特区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罢工
A张学良
B张作霖
C冯国璋
D冯玉祥
A朱德
B刘伯承
C叶挺
D陈毅
A五届三中全会
B五届四中全会
C五届五中全会
D五届六中全会
A刘少奇
B彭德怀
C周恩来
D邓小平
A“七千人大会”
B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C第一次郑州会议
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
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A护法战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五卅运动
A中华职业教育社
B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青年党
D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A一二•九运动
B一二•一运动
C一二•三O运动
D五•二O运动
A《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B《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长沙战役
B安庆失守
C天京事变
D北伐受挫
A黄兴
B黎元洪
C孙中山
D章太炎
A五卅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一二•九运动
A上海机器工会
B北京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中华全国总工会
D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A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B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C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D中共九届三中全会
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A美国与俄国
B日本与俄国
C英国与日本
D美国与英国
A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商业方面开始的
C轻工业方面开始的
D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A佟麟阁
B赵登禹
C谢晋元
D张自忠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9月3日
C1945年10月10日
D1945年10月25日
A拨乱反正
B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思想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国青年党
C中国国家社会党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A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B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
C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赣南会议
A红十五军团
B红一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A军事和组织问题
B思想和作风问题
C政治和军事问题
D筹款和征兵问题
A北京事变
B福建事变
C西安事变
D皖南事变
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
A“篮球外交”
B“乒乓外交”
C“网球外交”
D“围棋外交”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A《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D《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A张作霖
B张学良
C阎锡山
D杨虎城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赣南会议
D十二月会议
A伪“华北自治政府”
B伪“满洲国”
C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C把我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林则徐
B严复
C梁启超
D谭嗣同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瑷珲条约》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发刊词》
A黑旗军起义
B抗暴运动
C二二八起义
D五二0运动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农工民主党
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A邹容
B章炳麟
C陈天华
D严复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A《时务报》
B《二十世纪之支那》
C《民报》
D《苏报》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沿海工业
C优先发展轻工业
D优先发展内地工业
A1949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6年
A互助组
B变工队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
C和平赎买
D限制发展
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B江南制造总局
C外务部
D轮船招商局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仁学》
D《劝学篇》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国民革命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D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A《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B《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孙中山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七女湖起义
D镇南关起义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和森
D杨匏安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D土地革命总路线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A中原解放区
B东北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陕甘宁解放区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转移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的序幕
A合作社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A提倡民主和科学
B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C主张社会革命
D反对外来侵略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药》
D《孔乙己》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C正确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
D正确处理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告台湾同胞书》
C《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九项方针》
D《反国家分裂法》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A井冈山
B瑞金
C古田
D永新
A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平江起义
D广州起义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A《告台湾同胞书》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九项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