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考试总分:4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简述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及其表现。[6分]
  • 2. 简述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及其形成原因。[6分]
  • 3. 简述股票价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6分]
  • 4.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为什么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平衡?[6分]
  • 5. 产业资本家为什么要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业资本家?[10分]
  • 6.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哪些条件?[6分]
  • 7.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0分]
  • 8. 试述培育和完善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容和重点。[10分]
  • 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1分]

    A劳动价值学说

    B货币学说

    C资本积累学说

    D剩余价值学说

  • 10.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1分]

    A改造经济规律

    B利用经济规律

    C创造经济规律

    D消灭经济规律

  • 11. 某产业资本家,依靠200万元借贷资本经营产业,年利息率为6%,1年后得到20万元利润,该产业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是()[1分]

    A6万元

    B8万元

    C12万元

    D20万元

  • 12. 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货币资本时()[1分]

    A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转让了资本使用权

    B放弃了资本所有权,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

    C既放弃了资本所有权,又转让了资本使用权

    D既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又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

  • 13.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决定于农业生产中的()[1分]

    A优等地生产条件

    B中等地生产条件

    C劣等地生产条件

    D社会平均生产条件

  • 14. 金融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为了()[1分]

    A规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

    D避免两败俱伤

  • 15. 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是()[1分]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16.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存在()[1分]

    A产品剩余

    B社会分工

    C市场交换

    D不同经济利益主体

  • 17. 工厂中半成品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1分]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 18.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1分]

    AI(v+m)=IIc

    BII(v+m)=Ic

    CI(v+m)>IIc

    DII(v+m)>Ic

  • 19. 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1分]

    A辛迪加

    B托拉斯

    C康采恩

    D混合联合公司

  • 20. 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手段是()[1分]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占领殖民地

    D建立跨国公司

  • 21. 我国在过渡时期对个体私有制进行改造,建立起()[1分]

    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B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C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D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 22. 属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的项目是()[1分]

    A国家管理基金

    B社会后备基金

    C扩大生产基金

    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 23. 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的()[1分]

    A现代经济转变

    B封闭型经济转变

    C传统经济转变

    D数量扩张型经济转变

  • 24. 根据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是()[1分]

    A农业和工业

    B轻工业和重工业

    C工业和建筑业

    D广义的服务业

  • 25. 货币执行下列哪种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分]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 26.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在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1分]

    A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B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C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D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 27.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资本在()[1分]

    A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周转过程中不同的运动速度

  • 28.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是()[1分]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 2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本、管理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这表明()[1分]

    A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解决

    C经济危机彻底得以消除

    D资本主义制度具有生命力

  • 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主要运用()[1分]

    A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

    C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 3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决策主体是()[1分]

    A国家

    B上级主管部门

    C基层经济单位

    D政府

  • 32. 从对资本总公式G—W—G′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剩余价值()[1分]

    A在不等价交换中产生

    B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与生产过程无关

    C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以流通过程为条件

    D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与流通过程无关

  • 33. 新产品中包含的生产资料价值是由()[1分]

    A具体劳动创造的

    B抽象劳动创造的

    C具体劳动转移的

    D抽象劳动转移的

  • 34.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1分]

    A前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后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

    B前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

    C前者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

    D前者以技术进步为条件,后者以技术不变为条件

  • 35. 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1分]

    A部门所有制形式

    B集体所有制形式

    C国家所有制形式

    D行业所有制形式

  • 36. 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1分]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B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C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计划性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 37. 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1分]

    A生产效益

    B劳动生产率

    C人民的生活水平

    D资源配置的效率

  • 3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商品价格的相互关系是()[1分]

    A价值体系

    B价格体系

    C比价体系

    D差价体系

  • 39.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是()[2分]

    A以满足人民需要为依据

    B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依据

    C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

    D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

    E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相统一

  • 40. 下列属于劳动资料的有()[2分]

    A生产工具

    B各种容器

    C厂房和仓库

    D道路和土地

    E原料和材料

  • 41. 资本主义制度下决定土地价格高低的因素有()[2分]

    A剩余价值率

    B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

    D地租量

    E土地价值

  • 42. 下列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停滞两种趋势,表述正确的有()[2分]

    A两种趋势同时并存

    B发展趋势始终占上风

    C两种趋势交替占优势

    D停滞趋势始终占上风

    E两种趋势共同发挥作用

  • 43. 二次大战前垄断资本国际化主要是指()[2分]

    A产业资本国际化

    B借贷资本国际化

    C商业资本国际化

    D金融资本国际化

    E虚拟资本国际化

  • 44. 企业的活力主要表现在()[2分]

    A产品有竞争力

    B技术有开发力

    C资产有增值力

    D职工有凝聚力

    E领导班子有团结进取力

  • 45. 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有()[2分]

    A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劳动强度

    D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E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水平

  • 46. 资本主义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关系是()[2分]

    A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

    B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

    C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D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E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 47. 社会总产品是通过下列哪些交换实现的?()[2分]

    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

    B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

    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交换

    D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E流通部门和消费部门的交换

  • 48. 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2分]

    A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B不同生产部门所获利润完全相等

    C不同生产部门的超额利润消失

    D全社会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E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