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考试总分:4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试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10分]
  • 2. 试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0分]
  • 3. 简述信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 4.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6分]
  • 5. 简述商品经济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6分]
  • 6. 简述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以及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6分]
  • 7.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6分]
  • 8. 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及其联系和区别。[10分]
  • 9. 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1分]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 10. 以下物品属于商品的是[1分]

    A腐烂变质的食品

    B阳光

    C木工做的家庭自用的小木凳

    D联想公司生产的电脑

  • 11. 商品的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的余额是[1分]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利润

    D平均利润

  • 12.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是[1分]

    A(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资本总量

    B(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可变资本总量

    C(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固定资本总量

    D(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流动资本总量

  • 13.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1分]

    A主体

    B主导力量

    C重要组成部分

    D补充

  • 14. 既属于商品市场,又是生产要素市场的是[1分]

    A生产资料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

    D消费品市场

  • 15.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1分]

    A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B中间产品总量

    C中间产品和劳务总量

    D全部产品和劳务总量

  • 16. 社会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运用[1分]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政治手段

    D道德手段

  • 17.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决策是[1分]

    A临时性的策略

    B阶段性的举措

    C长期的基本国策

    D局部性的发展战略

  • 18.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1分]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关系不确定

    D没有关系

  • 19. 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清偿债务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1分]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 20.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1分]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

    D无关

  • 21. 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在于[1分]

    A它不是劳动产品

    B它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C它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D它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 22.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绝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1分]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 23. 经济增长反映的是[1分]

    A经济总量的增长

    B生态环境的保护

    C社会稳定的程度

    D人民生活的改善

  • 24. 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1分]

    A经济总量增长

    B经济效益提高

    C科技发展和创新

    D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 25. 国民收入可以表示为[1分]

    Ac+v

    Bc+v+m

    Cv+m

    Dc+m

  • 26.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是[1分]

    A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社会总供给要大于社会总需求

    C社会总供给要小于社会总需求

    D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均保持不变

  • 27.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1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分工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 28. 商品价值量取决于[1分]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

  • 29.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1分]

    A价值增殖中的作用

    B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

    C资本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D剩余价值分割中所占的份额

  • 30. 以下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1分]

    A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B机器、运输工具等劳动资料

    C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

    D原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

  • 31.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是[1分]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 32. 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的主要收入为[1分]

    A劳动收入

    B资金收入

    C资本收入

    D福利性收入

  • 33.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按最终用途可分为[1分]

    A工资收入和福利收入

    B投资和储蓄

    C积累和消费

    D进口和出口

  • 34. 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1分]

    A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和深化

    B商品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C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 35.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1分]

    A社会预付资本

    B社会剩余价值

    C社会总产品

    D社会总产值

  • 36. 垄断组织的实质在于获取[1分]

    A利润

    B平均利润

    C垄断利润

    D绝对利润

  • 37. 金融寡头实现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1分]

    A股份制

    B参与制

    C合作制

    D个人联合

  • 3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1分]

    A生产绝对过剩

    B固定资本更新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社会总供给不足

  • 39. 以下属于商品经济特征的有[2分]

    A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经济形式

    B劳动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C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D通过计划方式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E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 40.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2分]

    A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C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D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劳动转化为私人劳动

    E将商品价值转化为价格

  • 41. 价值形式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2分]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相对价值形式

    E货币形式

  • 42.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主要包括[2分]

    A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抚养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D劳动者购买劳动工具的费用

    E劳动者购买原材料的费用

  • 43. 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较[2分]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不同

    C竞争的范围不同

    D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

    E竞争的后果不同

  • 44. 公司制企业的形式主要有[2分]

    A独资公司

    B合伙公司

    C无限责任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

    E股份有限公司

  • 45. 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有[2分]

    A减少再分配的支出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节约生产资料

    D降低工资

    E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

  • 46.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2分]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

    B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C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D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

    E降低了各国对外经济的依存度

  • 47. 在资本周转中,生产时间包括[2分]

    A购买时间

    B劳动时间

    C正常的停工时间

    D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E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 48. 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2分]

    A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其他劳动者的收入

    B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的收入仍占较大比重

    C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水平是其他劳动者收入的参照标准

    D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

    E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没有非劳动收入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