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4年自考《大学语文》精选模拟试题二
A(1)说明“寻寻觅觅”句的统领作用。
B(2)说明“三杯两盏”句的表现意义。
C(3)由“雁过”所引发的思绪中主要包含哪些情景?
D(4)“满地黄花”句寄寓着什么感慨?
E(5)“梧桐更兼”句有何作用?[8分]
A(1)婴宁出场有何特点?
B(2)婴宁的个性特点是什么?
C(3)鬼母为何总是教训婴宁?
D(4)这里怎样刻画婴宁?[8分]
A(1)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B(2)最能体现橐驼种树合乎原理的是哪两句话?
C(3)除正面阐述外,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来凸现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
D(4)“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E(5)作者为什么略写“他植者”种树的马虎态度,而详写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态度?[8分]
A(1)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哪些?
B(2)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
C(3)这节诗中的“你”和“我”是什么关系?
D(4)这节诗句写的是什么时期的祖国?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
A苏子本人
B吹洞箫者
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
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
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
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
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
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排比
A心远地自偏
B悠然见南山
C飞鸟相与还
D欲辩已忘言
A以民为本
B完美人格
C中庸之道
D和而不同
A《秋水》
B《张中丞传后叙.》
C《马伶传》
D《种树郭橐驼传》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
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
A玉环飞燕皆尘土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长风破浪会有时
A失落感
B急切感
C休闲感
D绝望感
A给人吃
B食物
C以……为食
D吃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
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
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
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
A对等并列
B抑扬交错
C相互对比
D逐层推进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孙老者
D小顺子
A直接心理刻画
B自然环境烘托
C肖像和对话呈示
D行为和表情显现
A《城南旧事》
B《金桥》
C《台湾作家小说选集》
D《晓云》
A司马迁自称
B《史记》点评者
C《资治通鉴》的作者
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志》
A“云外惊飞四散哀”
B“长门灯暗数声来”
C“岂逐春风一一回”
D“水多菰米岸莓苔”
A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
B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
C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失落
D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E《咬文嚼字》
A不善用人、众叛亲离
B勇猛无比、匹夫之勇
C知耻重义心理
D宁死不辱性格
E至死不知失败原因
A吃饭中,以需要掩饰享受
B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
C艺术上,以实用掩饰享乐
D政治上,以民意掩饰野心
E哲学上,以实用掩饰玄想
A《家》
B《寒夜》
C《春》
D《憩园》
E《秋》
A《苦恼》
B《香市》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马伶传》
E《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