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

考试总分: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是一篇以为主的议论文。[每空1分]
  • 2. 科学小品的语言既要准确、简洁、通俗,同时还要讲究。[每空1分]
  • 3.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1分]
  • 4. “一门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这句话用了定义说明方法,请指出它的“属”与“种差”。[2分]
  • 5. 《北京的春节》一文叙述中有议论,这有什么作用?[2分]
  • 6.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这句话证明哪个论点?作者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
  • 7.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两种主要形式。[每空1分]
  • 8. 秦时明月汉时关,。[每空1分]
  • 9. 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1分]
  • 10.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1分]
  • 11.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1)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什么?(2)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3)“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这里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4)从这里看,图案画与美术画有何不同?[7分]

    A(1)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B(2)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C(3)“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这里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D(4)从这里看,图案画与美术画有何不同?[7分]

  • 12. 唉,历史是多么古怪的事物。生硬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星一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恶劣,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1)对于局促一隅,与自然妥协,对历史不肩负责任,不思改变进取这种倾向,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概括文字?又使用了什么词语来比喻?(2)这一段文字采取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喻比关系是怎样一一对应的?(3)这一段文字属于穿插在叙述中的什么?使文章具有怎样的色彩?[7分]

    A(1)对于局促一隅,与自然妥协,对历史不肩负责任,不思改变进取这种倾向,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概括文字?又使用了什么词语来比喻?

    B(2)这一段文字采取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喻比关系是怎样一一对应的?

    C(3)这一段文字属于穿插在叙述中的什么?使文章具有怎样的色彩?[7分]

  • 13. 少无适俗韵,。[每空1分]
  • 14. 只恐双溪舴艋舟,。[每空1分]
  • 15. 走了不久,就有人不胜其苦开了小差。[1分]
  • 16. 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1分]
  • 17. 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1分]
  • 18. 欧阳修在《朋党论》一文中为什么说“小人无朋”?[2分]
  • 19.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化,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1)这段议论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2)从中可看出守旧势力与改革势力处于怎样的对比?(3)由此可见王安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6分]

    A(1)这段议论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

    B(2)从中可看出守旧势力与改革势力处于怎样的对比?

    C(3)由此可见王安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6分]

  • 20. 楚天千里清秋,。[每空1分]
  • 21. 《我与地坛》是我国当代作家赞颂母爱、思索人生的散文。[每空1分]
  • 22. 文公与之处。[1分]
  • 23.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1分]
  • 24. 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滚落了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了。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从原处开始,艰难地往上爬了。有两个人同时注意到这个情况。一个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呀!”另一个人说:“多愚蠢的小蚂蚁呀!”见到上述情况,你的看法怎样呢?

    A(1)题目自拟。

    B(2)写一篇议论文,联系实际,言之有理。

    C(3)不少于800字。[40分]

  • 25. 《论气节》一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1分]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 26. 曾作过君主的词人是()。[1分]

    A柳永

    B辛弃疾

    C李煜

    D李清照

  • 27. 《论语》一书的体例是()。[1分]

    A对话体

    B语录体

    C专论体

    D评述体

  • 28. 李清照号()。[1分]

    A东坡居士

    B六一居士

    C易安居士

    D青莲居士

  • 29. 《谏太宗十思疏》的作者是()。[1分]

    A欧阳修

    B魏征

    C王安石

    D苏轼

  • 30. 《都江堰》一文具有浓烈的()。[1分]

    A地方色彩

    B思辩色彩

    C科学性

    D民俗性

  • 31. “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地。”这里所用的说明方法是()。[1分]

    A诠释说明

    B举例说明

    C定义说明

    D比较说明

  • 32.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形式上都用()。[1分]

    A五言

    B七言

    C杂言

    D四言

  • 33. “我们的笔墨,有时应像怒潮奔马那样的豪放,有时又要像吹箫踏月那样的清幽;有时应该像冬冬雷鸣的战鼓,有时又应该像寒光闪闪的解剖刀……”这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1分]

    A比喻

    B反复

    C排比

    D拟人

    E对偶

  • 34. 下列各句中,“之”字用作助词,置于动词之后,用以调整音节,可以不译的有()。[1分]

    A圣人之忧民如此

    B款款言之

    C知之为知之

    D从许子之道

    E不患人之不己知

  • 35. 下列作品中,表现朋友之情的有()。[1分]

    A《游子吟》

    B《夜雨寄北》

    C《送元二使安西》

    D《赋得古原草送别》

    E《枫桥夜泊》

  • 36. 下列属于被动句的是()。[1分]

    A而君幸于赵王

    B终必不蒙见察

    C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D治于人者食人

    E治人者食于人

  • 37. 议论文的理论材料论据可以是()。[1分]

    A经典著作和至理名言

    B科学上的公理和定律

    C民间谚语和俗语

    D统计数字

    E概括的事实

  • 38. 下列文体属于记叙文的有()。[1分]

    A报告文学

    B传记

    C杂文

    D演讲稿

    E游记

  • 39. “五四”时期,胡适提倡文学改良,发表的文章有()。[1分]

    A《诗言志辨》

    B《文学改良刍议》

    C《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D《建设的文学观念论》

    E《论雅俗共赏》

  • 40. 作为纪传体通史的《史记》,所包括的五种体制中,三种为人物传记,即()。[1分]

    A世家

    B

    C本纪

    D

    E列传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