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
A(1)这段文字引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B(2)简要说明沙漠中“魔鬼的海”的形成原因。
C(3)这里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10分]
A(1)这段文字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B(2)为什么经常与生人交谈可以锻炼思维能力?
C(3)写出文中采用的事实材料论据。[10分]
A(1)“既罢”中的“罢”指什么事件的结束?
B(2)这段文字表现了廉颇、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
C(3)文中刻画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10分]
A类比法
B对比法
C演绎法
D归纳法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农家学说
A应用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生产斗争中出现的问题
B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
C遗传工程和板块理论的出现
D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运用
A《西京杂记》
B《大唐西域记》
C《佛国记》
D《西游记》
A比较法
B诠释法
C定义法
D举例法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A文天祥
B韩愈
C孟子
D孔子
A形形色色的菌客菌主菌亲菌友,有的挺着胸膛,有的弯腰曲背,有的圆脸儿涂脂擦粉,有的大腹便便,有的留个辫子
B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前门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长流不息
C厨房是一支大油锅,可以收缩,里面自然发生一种强烈的酸汁
D小食堂备有咖喱似的黄汁,以及其他油呀醋呀,一应俱全
A战斗不止
B疾恶如仇
C对祖国的热爱
D对青年的关怀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A民情风习的描写
B人物的刻画
C景色的渲染
D叙事中穿插议论
A地坛的古老
B地坛的遭遇
C“我”的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
D“我”的持久不变的努力追求
A武松打虎
B林冲比武
C杨志卖刀
D鲁达救人
A李渊
B李世民
C李隆基
D李治
A《屈原》
B《野草》
C《蔡文姬》
D《女神》
A崇洋媚外
B重理轻文
C读书无用
D数典忘祖
A通过叙事抒情
B通过说理抒情
C借景抒情
D直抒胸意
A腊八
B腊月二十三
C除夕
D元旦
A泣涕零如雨
B盈盈一水间
C相去复几许
D脉脉不得语
A休问离悉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B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杨柳万条烟”
B“烟光凝而暮山紫”
C“依依墟里烟”
D“吟赏烟霞”
E“蓝田日暖玉生烟”
A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B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C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D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E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A《北京的春节》
B《追悼志摩》
C《都江堰》
D《哭小弟》
E《拣麦穗》
A《朋党论》
B《衰溺文序》
C《答司马谏议书》
D《谏太宗十思疏》
E《毛颖传》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D南朝四面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E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