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1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
A(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B(2)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举一例并分析其效果。
C(3)从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看,这篇文章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10分]
A(1)概括文中论述的中心。
B(2)这里的“本”、“末”的本义分别指什么?
C(3)具体说明引用朱佩弦(自清)诗的作用。[10分]
A(1)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
B(2)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C(3)说明曾子的话所用的修辞方法及其含义。[10分]
A人是十分渺少的
B人应与自然融合
C疗治痼疾,改变现状
D顺应习惯,尽其性命之理
A他一天三段紧张地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
B他也是623所党委委员,需要在会议桌上坦率而又让人能接受地说出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意见
C每有大型试验,他事先检查到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
D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
A《旅途随笔》
B《湘行散记》
C《艺术创造工程》
D《文化苦旅》
A讨好上司
B互相倾轧
C敲诈勒索
D上下勾结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C勤俭节约、清正廉洁
D同心同德、顾全大局
A狗性总不会改变的
B“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
C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D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D并列
A景物描写
B场面描写
C人物描写
D细节描写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A五言古诗
B五言律诗
C古题乐府
D新乐府诗
A“蚍蜉撼树谈何易”
B“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C“头悬梁,锥刺股”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有了线,有了珍珠,还必须有一双巧手把它们穿起来
B古代有画家,画人像眼睛时,要留待精神最好的时候才下笔
C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
D笋尖比笋身好吃,菜心比菜梗好吃;厨房大师傅更是深知“此中三味”
A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B气管又在胸腔里蟠曲几转,增加了长度,像喇叭的管子一样,加强共鸣作用,因此,呜叫起来,声音就显得格外嘹亮
C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
D浏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
A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
B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C冲破浓密,化一朵彩雾
D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D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A日晚倦梳头
B只恐双溪舴艋舟
C闻说双溪春尚好
D物是人非事事休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A对偶、对比
B对偶、比喻
C对比、比喻
D对偶、排比
A《左传》
B《诗经》
C《庄子》
D《吴越春秋》
A华罗庚
B贾祖璋
C高士其
D史铁生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
C《科学的春天》
D《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
E《论气节》
A《水浒》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
B对于林冲,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
C杨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
D《水浒》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
E鲁达为了仗义救人,军官做不成,和尚也做不成,只好落草。对他,除了赞叹,别无可言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苏州园林》
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E《白丝翎羽丹砂顶》
A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
B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
C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
D赏不酬劳,以老见疏
E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D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E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