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

考试总分:4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9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弃甲曳兵而走兵:[1分]
  • 2. 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征:[1分]
  • 3. 要我恪守的教诲恪守:[1分]
  • 4.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1分]
  • 5. 户内洒然洒然:[1分]
  • 6. 何事苦淹留淹留:[1分]
  • 7. 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请回答:A.这里所倡导的是怎样的社会理念?B.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倡导这一社会理念的针对性是什么?C.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6分]
  • 8. 以“感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30分]
  • 9.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请回答:A.文中肯定了张巡、许远什么样的历史功绩?B.文中对哪三种人严加斥责?C.“以千百就尽之卒”与“战百万日滋之师”形成怎样的对比关系?[6分]
  • 10. 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请回答:A.为何说都江堰流水是“壮丽的驯顺”?B.“壮丽的驯顺”有何深刻的涵义?C.指出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6分]
  • 11. 阅读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的一节,回答问题:我愿是一条急流,是山间的小河,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间滚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间,愉快地游来游去。请回答:A.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抒情手法?B.诗中最重要的两个意象是什么?C.从诗中看,“我”和“我的爱人”之间存在一种怎样的感情?[6分]
  • 12. 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宝玉因见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怠吃,不时来问,只怕他有个好歹。黛玉因说道:“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听见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你了!罢了,罢了!”黛玉听说,冷笑了两声道:“你白认得了我吗?我那里能够象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呢!”请回答:A.宝黛吵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B.举例说明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C.从这里看,宝黛吵架的心理特点是什么?[6分]
  • 13. 揭其剑,过其友过:[1分]
  • 14.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绝:[1分]
  • 15.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莫能如也:[1分]
  • 16. 泣孤舟之嫠妇嫠妇:[1分]
  • 17.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1分]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满招损,谦得益”

  • 18. 《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所写真正赏月的“吾辈”指的是()[1分]

    A达官显贵

    B市井百姓

    C文人雅士

    D美女闺秀

  • 19. 《纪念傅雷》一文所歌颂的傅雷的精神品格是()[1分]

    A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B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C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D报效知己,深谋远虑

  • 20. 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故乡之思的景物是()[1分]

    A晚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

  • 21. 戴望舒《雨巷》中的最主要象征意象是()[1分]

    A丁香姑娘

    B寂寥雨巷

    C颓圮篱墙

    D雨的哀曲

  • 22. 《我与地坛》:“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这里所用的表现手法是()[1分]

    A象征

    B类比

    C侧写

    D对比

  • 23. 《诗经》中收录各地民歌最多的部分是()[1分]

    A《大雅》

    B《小雅》

    C《风》

    D《颂》

  • 24. 下列《湘夫人》诗句中融情入景的是()[1分]

    A洞庭波兮木叶下

    B鸟何萃兮蘋中

    C捐余袂兮江中

    D葺之兮荷盖

  • 25. 《陌上桑》中见了罗敷后“下担捋髭须”的是()[1分]

    A使君

    B耕者

    C少年

    D行者

  • 26. 《咬文嚼字》中,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原理所论证的道理是()[1分]

    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

    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C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D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 27.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是()[1分]

    A坚持亲自验证和注重证据的认知方法

    B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乃至相反的意见

    C克服种种自我的或者群体的中心主义

    D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 28. 下列作者中,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是()[1分]

    A白居易

    B柳宗元

    C司马光

    D辛弃疾

  • 29. 《前赤壁赋》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主要自然景物是()[1分]

    A江水、明月、乌鹊

    B江水、清风、白露

    C江水、明月、清风

    D清风、明月、麋鹿

  • 30.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感叹祖祖辈辈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诗句是()[1分]

    A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C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 3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这里的“当轴”所用的修辞手法是()[1分]

    A比喻

    B借代

    C比拟

    D夸张

  • 32. 《马伶传》中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属于()[1分]

    A行为描写

    B肖像描写

    C言语描写

    D心理描写

  • 33. 鲁迅《秋夜》中象征着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意象是()[1分]

    A天空

    B枣树

    C小粉红花

    D小青虫

  • 34. 下列《蚂蚁大战》中的语句,采用拟人手法的是()[1分]

    A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

    B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战士

    C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

    D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

  • 35.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具有象征寓意的一联是()[1分]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36. 《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1分]

    A金柳

    B水草

    C彩虹

    D星辉

  • 37.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2分]

    A对国势危殆的忧虑

    B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C对权奸当道的怒斥

    D对羁旅行役的困倦

    E对时机错失的惋惜

  • 38. 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语句中引申而出的有()[2分]

    A狡兔三窟

    B望洋兴叹

    C贻笑大方

    D功亏一篑

    E井底之蛙

  • 39. 下列文章中,具有场面描写的有()[2分]

    A《垓下之围》

    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

    E《西湖七月半》

  • 40. 《都江堰》:“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2分]

    A比喻

    B比拟

    C夸张

    D排比

    E借代

  • 41. 李白《行路难》(其一)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有()[2分]

    A欲渡黄河冰塞川

    B长风破浪会有时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将登太行雪满山

    E忽复乘舟梦日边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