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

考试总分:4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振:[1分]
  • 2. 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1分]
  • 3. 养其根而俟其实。俟:[1分]
  • 4. 函梁君臣之首……函:[1分]
  • 5.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纵:[1分]
  • 6.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即:[1分]
  • 7.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请回答:A.这里所说的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B.作者为什么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C.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说赞扬的主要是什么?[6分]
  • 8. 1925年闻一多留美回国后,目睹旧中国的种种腐败现实,心情十分悲愤,不久即写出了著名的《死水》一诗。这首诗的最后四句是: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荚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请回答:A.“一沟绝望的死水”指的是什么?B.这里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C.作者为什么说“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
  • 9. 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参伍:[1分]
  • 10. 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披靡:[1分]
  • 11. 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说: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大体上和“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表现同样的情致,而各有各的佳妙处,所以我们不能说后者对于前者是重复或是抄袭。请回答:A.这段议论的论点是什么?B.文中所引用的两节诗句,表现出怎样大致相同的情致?采用怎样大致相同的抒情方法?C.总体说来,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6分]
  • 12. 阅读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帜济沧海。请回答:A.指出诗中借动作细节抒写心情的地方。B.指出诗中的用典句及其意义。C.本诗体现出诗人怎样的个性?[6分]
  • 13.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举:[1分]
  • 14.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正襟危坐:[1分]
  • 15. 阅读郭沫若在1978年3月31日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讲话的最后一段: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请回答:A.作为讲演稿,这个结尾有何特点?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何寓意?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6分]
  • 16. 以《心灵关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30分]
  • 17.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主旨是()[1分]

    A记叙得西山前游览的无聊

    B抒写“始得”西山的兴奋

    C歌颂西山的高大特立

    D寄托作者被贬后仍特立不阿的品格

  • 18. 《故都的秋》中,开发北京秋天的“深味”,用的是()[1分]

    A倒叙方式

    B描写方法

    C议论笔调

    D象征手法

  • 19. 《香市》中运用场面描写的是()[1分]

    A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

    B小商人发起香市的情景

    C今日农民纷纷赶香市的情景

    D“蚕种改良所”挂牌的情景

  • 20. 《背影》描述了儿子对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这对刻画父亲形象来说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1分]

    A环境渲染

    B侧面烘托

    C铺垫反托

    D对比反衬

  • 21. 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1分]

    A《论语》

    B《楚辞》

    C《诗经》

    D《乐府诗集》

  • 22. 在《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所谓“治世”,实质上是()[1分]

    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想做主入而不得的时代

    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

  • 23. 《报刘一丈书》中,描绘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语句是()[1分]

    A“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C“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D“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 24. 《短歌行》中弓I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1分]

    A思慕贤才

    B礼遇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 25.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所写的梦中景象是()[1分]

    A千里孤坟

    B尘满面,鬓如霜

    C小轩窗,正梳妆

    D明月夜,短松冈

  • 26.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1分]

    A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27. 《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1分]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采

    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

    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

    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 28. 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说自己是“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这句话的含意是()[1分]

    A韩愈走到孔子门口而未人

    B韩愈不愿成为孔门弟子

    C感叹成为孔门弟子非常难

    D自谦没有得到孔学真谛

  • 29.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柳丝长玉聪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1分]

    A融情人景

    B移情于景

    C以景托情

    D因情造景

  • 30. 在闻一多《一句话》中,作者用“火山”来隐喻()[1分]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C民众革命

    D民众革命的巨大声威

  • 31. 下列作品中,通过副标题暗示基本表现方法的是()[1分]

    A契诃夫的《苦恼》

    B屠格涅夫的《门槛》

    C高尔基的《鹰之歌》

    D郭沫若的《炉中煤》

  • 32. 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1分]

    A王熙凤

    B贾母

    C贾政

    D薛宝钗

  • 33.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指责新法“征利”的观点时,所操持的理论依据是()[1分]

    A“受命于人主”

    B“举先王之政”

    C“为天下理财”

    D“度义而后动”

  • 34. 下列例句中,同时采用排比和层递两种修辞手法的是()[1分]

    A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

    B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C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D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

  • 35. 下列诗词中,借暮春景物抒情达意的是()[1分]

    A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李清照《声声慢》

    C杜甫《登高》

    D辛弃疾《摸鱼儿》

  • 36.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戍边将土()[1分]

    A艰难困苦的生活

    B出生入死的经历

    C报国御敌的壮志

    D思念家乡的感情

  • 37.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韩愈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谬论时,所用的比喻有()[2分]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蚊子之援”

    B“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E“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 38. 苏轼《前赤壁赋》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有()[2分]

    A明月

    B江水

    C扁舟

    D清风

    E白露

  • 39. 下列作品中,主要通过对比方法表达主题思想的有()[2分]

    A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B朱自清的《背影》

    C茅盾的《香市》

    D高尔基的《鹰之歌》

    E郭沫若的《炉中煤》

  • 40. 下列诗歌中属于近体诗的有()[2分]

    A陶渊明《饮酒》

    B王昌龄《从军行》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王维<山居秋暝》

    E李商隐《无题》

  • 41. 《麦琪的礼物》的主要艺术特点有()[2分]

    A精致巧合的构思

    B含泪微笑的风格

    C曲折迂回的情节

    D形象高大的人物

    E幽默诙谐的语言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