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

考试总分:4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之:[1分]
  • 2. 有志乎古者希矣。希:[1分]
  • 3.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长终:[1分]
  • 4. 阅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段: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请回答:A.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大雪和严寒?B.找出其中突现严寒的典型细节,并说明如何突现的。C.最后两句与李白送别诗中的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6分]
  • 5.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适观:[1分]
  • 6.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1分]
  • 7. 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须臾:[1分]
  • 8. 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请回答:A.概括这段议论的旨意。B.这段议论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C.写出并解释其中的两个成语。[6分]
  • 9. 广讷口少言。讷口:[1分]
  • 10. 驼业种树。业种树:[1分]
  • 11.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赋闲:[1分]
  • 12.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超远:[1分]
  • 13. 阅读契诃夫《苦恼》的最后一段文字: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请回答:A.姚纳为什么要向马诉说苦恼?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B.文中什么地方运用了类比手法?C.为什么说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 14. 阅读《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段文字: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大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资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请回答:A,乘车人自认为凭什么条件“欲之楚”而“北面持其驾”?B.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C.这段文字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6分]
  • 15. 阅读鲁迅《忆韦素园君》中的一段文字: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后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请回答: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B.为什么“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为什么“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C.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6分]
  • 16. 以《真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30分]
  • 17. 在《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用“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为例来批评齐国政治失当,这种论证方法是()[1分]

    A演泽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 18.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采取的主要驳论角度是()[1分]

    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

    D驳斥态度

  • 19. 冰心《往事》借赞美大海的特性,来表达作者的人格理想,这种表现方法是()[1分]

    A铺垫反托

    B对比反衬

    C托物言志

    D侧面烘托

  • 20.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心情是()[1分]

    A思慕贤才

    B优礼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焦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 21. 《一句话》中用“青天霹雳”来隐喻()[1分]

    A民众革命

    B民众革命的巨大声威

    C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D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 22. 《嘱咐》中故事发生的时代是()[1分]

    A抗日战争初期

    B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

    C抗日战争刚刚结束

    D解放战争时期

  • 23. 《张中丞传后叙》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1分]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言语描写

    D心理描写

  • 2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文与可赠偃竹画给苏轼时附言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这里所暗示的一个文艺思想是()[1分]

    A胸有成竹

    B气盛言宜

    C心手相应

    D尺幅千里

  • 25. 《报刘一丈书》暴露官场黑暗所采用的是()[1分]

    A含蓄的暗示笔法

    B客观的描述笔法

    C夸张的漫画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

  • 26. 除开头和结尾外,《故都的秋》中间两大部分内容的不同在于()[1分]

    A前者写游踪,后者写景色

    B前者写晴天,后者写雨天

    C前者写北国之秋,后者写南国之秋

    D前者重在“色彩浓”,后者重在“回味永”

  • 27. 王维《山居秋暝》中,流露出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1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28. 李白《行路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1分]

    A逐层递进

    B逐层递退

    C平缓舒展

    D起伏跌宕

  • 29.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1分]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 30. 《炉中煤》中鲜明地体现诗人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1分]

    A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B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 31. 庄子《秋水》的主旨是阐发()[1分]

    A为政以德的道理

    B吸纳人才的主张

    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D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 32. 《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1分]

    A愚顽无知,贪婪又狂妄

    B偏狭昏愦,以私情干政

    C工于心计,阴险且狠毒

    D老成持重,深谋而远虑

  • 33. 《香市》中描绘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主要目的是()[1分]

    A追忆儿时的美好回忆

    B反衬今日香市的冷落

    C揭示农村的落后

    D向往昔日的繁华

  • 34. 《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1分]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35. 《石崇与王恺争豪》的主要细节是()[1分]

    A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

    B王恺的珊瑚树高二尺许

    C石崇用铁如意击碎王恺的珊瑚树

    D石崇的珊瑚树高三尺四尺

  • 36. 《麦琪的礼物》采用虚实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1分]

    A制造悬念

    B避免重复

    C强化矛盾

    D留有余地

  • 37.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提出的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有()[2分]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E谨庠序之教,申之以考悌之义

  • 38. 《论学问》中的下列例句,通过类比来论证“精神上的缺陷可由相应的学问来补救”的有()[2分]

    A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

    B肉体上的各种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

    C一个人心志不专,他顶好研究数学

    D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E人的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需要学问的修剪

  • 39. 下列作品中,利用梦境描写来抒发情感的有()[2分]

    A《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B《关山月》

    C《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D《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E《天净沙•秋思》

  • 40. 下列作品中,叙述人称前后发生变化的有()[2分]

    A《兵车行》

    B《杜陵叟》

    C《马伶传》

    D《米龙老爹》

    E《苦恼》

  • 41. 下列作家中,青年时代为投身反帝爱国运动而弃医从文的有()[2分]

    A李大钊

    B鲁迅

    C郭沫若

    D闻一多

    E郁达夫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